第236章 这泼天的富贵,只是笑话-1(1 / 1)
如今见了阿榆,皇后便道:“既然回了京师,悄悄给我递个消息又何妨?便是兄弟间有些隔阂,终归与你无关。”
阿榆喃喃叹道:“三伯娘,我也想这一切与我无关。”
皇后便想起宫人传说里这小娘子的悲惨遭遇,叹息连连,让她沐浴休憩,又让宫人速速备了衣衫首饰,要将阿榆收拾出宗室贵女的模样来。
官家既将阿榆留在皇后宫中,等于承认了她是魏王之女,他自己的亲侄女,不论有无封号,这身份都已足够尊贵。
宫人给阿榆收拾换下来的衣物时,赫然看到了剔骨刀和一束老长的钢针,吓了一跳。
阿榆道:“给伯娘先收着,我出宫之际会跟她讨回来!”
皇后哭笑不得,料得想扳过这小娘子的执拗古怪性子,决然不易,只搜肚刮肠地回忆着昔年这小女孩爱吃何物,魏王夫妇又爱吃何物,尽量让自己宫里的小厨房安排。
再看阿榆时,绾了个慵梳髻,簪了一根素到极致的檀木栀花簪,穿了件轻粉绣花的大袖绫衫,系一条蜜色的百迭裙,又搭了浅蜜色披帛,腰间扣一条白玉环丝绦,看着轻盈翩然,灵秀蕴藉,宛若林间仙子,有种令人捉摸不住的缥缈之美。
只是作为贵女而言,依然有些朴素了。
皇后拉她到自己妆台前,亲启妆匣,寻了一对珍珠钗子,插在发髻另一边,又给她戴了一只镶宝金项圈,一对玉镯,这才觉出几分皇家气象。
她道:“这些小娘子们该有的珠饰衣衫,我会给你慢慢准备起来。你呀,别拗着性子,就跟那位李参政那般,和善些,哄着官家高兴,便再不会吃亏。”
见阿榆微微蹙眉,皇后又道:“瑜儿,官家也非无情之人。当年听说你阿爹阿娘出事,他着实伤心了许久,我是眼看着他几次梦里喊着四弟惊醒,再难成寐。”
阿榆道:“他思念阿爹阿娘,然后由着他们埋骨异乡,都不曾将他们尸骸接回?还是觉得接回亲弟弟的尸骸,会令天下人议论魏王无辜?”
皇后语塞。
这时,宫人面带惊慌,匆匆赶来禀道:“娘娘,王都知来了,带着……带着……”
---
阿榆跟着皇后走到坤宁殿正殿时,立时知晓了宫人惊慌的原因。
王季丰来了,身边跟着两名小内侍,手中托着漆盘,里面放着一壶酒,一只酒杯;小内侍身后,更有六名甲胄分明的禁军跟着,手搭兵器,虎视耽耽地盯向她。
阿榆手足一凉,幽幽淡淡的目光在王季丰脸上划过。
这情形,她没见过,但不代表她没听过。
王季丰向皇后行了礼,便向阿榆道:“小娘子,小人奉官家旨意赐您福酒,还请小娘子饮下!”
皇后蓦地变了脸色,低喝道:“且慢!官家在何处?我这便去见他!”
王季丰堆着笑容,却寸步不让,说道:“娘娘,官家说得明白,娘娘若有话,也等小娘子喝了这福酒再说。”
皇后哑然,惊痛地看着阿榆,下意识地要将她护到身后。
她性情贞静,素来顺从惯了的,并不知该如何反抗,看着小内侍倒酒呈上,一时只道:“不可,不可!官家当年甚爱瑜儿,莫非受人蒙蔽,才会下令赐酒?”
王季丰一脸为难,“娘娘,莫要为咱家,这是官家的意思。小娘子若有话想说,我倒是可以传个话。”
阿榆心头跳得厉害,却也无甚惧意,淡淡看了眼那酒,“官家赐酒时怎么说来着?”
“官家说……”王季丰学着官家口吻,“季丰,将这壶酒赐给赵瑜,再问问她,还有没有什么话想说的?”
阿榆想了下,“那就帮我问一声,能否将我尸骸送往房州,葬在阿爹阿娘身畔?好歹也算回家了。本想着沈家不错,或许也能成为我的新家,没想到会搭上小命。也好,不去祸害他了!”
她一仰脖,将酒饮了下去。
---
文德殿里,沈惟清、楚王、寿王跪于官家御案前,眉宇间俱是焦灼惶急。
官家赐酒阿榆,且遣禁军随行,任谁都知他是何意。
寿王眼线紧急回报寿王时,沈惟清也在一侧,二人当时也都惊住,一时也无暇他想,赶往文德殿寻官家求情;
楚王得报,也匆匆赶来,为这刚认回的小堂妹求情。
楚王、寿王动之以亲情,沈惟清则着眼于阿榆之可怜可叹,请求官家收回成命。
官家批完手中一份劄子,目光沉沉地扫过几人。
“你们不去查鲙山下毒之事,却跑来管这些闲事?”
沈惟清道:“陛下,鲙山下毒之事,事关阿榆,臣本就还有些细节需与她确认。何况……”
他顿了下,直视官家,“我早已视阿榆为妻,所有与阿榆相关之事,在臣看来,均是家事,不是闲事。”
“呵!”官家气笑了,“我赵家的小娘子,你视若妻子,便是你妻子了?可有三媒六聘?可有洞房花烛?”
“无!但臣有过誓诺,往后余生,唯她一人。臣虽鄙陋,不堪配皇家瑾瑜,但一言既出,一世不悔!”
“一言既出,一世不悔?”官家盯着地上眉目清朗的少年郎君,“你知何为一世?她死了,你还让沈家绝后不成?”
沈惟清想着那个刁钻却鲜活的小娘子,想着她此时可能已饮下毒酒,面色惨白,却依然平静地说道:“沈家旁枝人口甚多,寻一嗣子并非难事。”
官家眯着眼,“沈惟清,她可不是什么好性情的小娘子,任性妄为,胆大包天,你又何苦认定她?”
“臣祖父外圆内方,臣父谨严端肃,臣从小也被教导循规蹈矩,心下却也羡慕那些恣意张扬、自在随性之人。她不是什么好性情,但我恰好喜欢她这等性情。”
沈惟清心内煎熬,却愈发冷静,一字一句说得清晰。
寿王想着他爱而不得的柳娥,心情既酸涩,又激荡,亦道:“爹爹,我们……惟清只悦一人。爹爹若不喜,不必认她就是,何苦取她性命?”
官家冷声道:“你的意思,让我赵家的小娘子,以别家女儿的名义嫁入沈家?”
寿王想问一句有何不可,但看官家眼底冷意,到底不敢辩解。
这时,王季丰带着小内侍已赶回殿中,行礼道:“陛下,瑜小娘子已饮下所赐福酒。”
沈惟清只觉胸口猛地抽紧,嗓间一甜,已吐出一口血。
寿王忙扶住,虽不敢对官家发作,却忍不住瞪向王季丰。
官家淡淡扫过二人,又问:“她可曾说什么?”
“小娘子希望将她葬回房州父母身边去,就算是回家了。小娘子还说……”
王季丰瞅了眼沈惟清,“小娘子还说,本想着沈家不错,或许也能成为她的新家,没想到会搭上小命。也好,不去祸害他了!”
沈惟清闻言,大恸之余,胸口竟又抽痛起来。
寿王看他眉眼清寂,面色惨白,一时着慌,叫道:“快去传医官!传医官!”
官家摆手止住,看向沈惟清,“如今她死了,你待如何?”
沈惟清顿了下,叩首,“求陛下赐还娘子尸身,我会以沈家妇之礼,安葬于沈家祖坟。”
“然后呢?”
“臣自请辞官,为妻服孝。陛下既赐死吾妻,想来也无法安心用臣,臣之余生愿寄于江海,代她看看天南海北广袤无垠之世界。”
他异常平静地说着,理智而坚定,并无一丝迟疑。
官家打量他片刻,说道:“跟我来!”
官家当先向外走去。
沈惟清满怀冰雪,当即站起身,跟了出去。
楚王、寿王正待跟过去时,却听官家喝道:“你们八弟因何中毒查清了吗?这边要你们多事了?”
楚王、寿王只得顿身,相视愕然。
寿王低声道:“大兄,怎么回事?”
楚王若有所思,“或许……不是我们想的那样?”
---
坤宁殿里,皇后命人备的各式肴馔和点心摆了满满一桌。皇后看阿榆吃得美味,不由又拭起了泪。
阿榆却甚是欢喜,笑道:“这炸的面果子,我在别处都没见过,自己试着做了两回,模样是像了,味道却有些偏差。如今这味儿可算是对了!
这杏酪羊羔软烂,小时候的确爱吃,现在看着有些造孽。这鲥鱼甚嫩,很见厨子火候,可惜调味略差了些。
隔日我给伯娘做一份,伯娘便知晓差距了!”
皇后听她说“隔日”云云的话语,再也撑不住地哭出声来。
阿榆也悟了过来,叹道:“没事,能尝这许多幼时尝过的美味再死,可比当年死在苏家或临山寨值当多了!
不过,官家赐的这毒,发作得有些慢啊!
裴绩成那里还藏不少鸩毒,若官家抄他家时,记得搜罗出来,以后赐死别人时,便能叫人死得痛快些,也算是我的一桩功德了!”
皇后听她嘻笑感慨,当真气不得笑不得。
但此时她也纳闷了,这赐人的毒酒,即便不如鸩毒发作快捷,也不至于这许久毫无动静吧?
殿外,沈惟清跟在官家身后,正听得阿榆话语,本来死寂的心顿时狂跳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