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2章 三皇之战(上)(1 / 1)

加入書籤

夜色如墨,幽州城头,火把摇摆。

裴宣披着件灰布短褂,混在挑水的民夫中穿过北街。

街角阴影里,二十余名汉人壮汉正按刀待命,他们眼中闪烁着压抑了多年怒火后的平静。

“三更梆子响时,响箭为号。”

裴宣低声叮嘱,声音压得比风声还轻,“记住,先夺城门吊桥,让杨指挥使的队伍进城!”

众人闻言,纷纷点头。

不知过了多久,三更梆子传来,裴宣果断拉下响箭。

“咻!”的一声,响箭飞上天空炸开。

守城门的辽兵正探头观望时,城门内侧忽然爆发出震天呐喊。

早被裴宣策反的汉人兵卒猛地砍断门闩,二十余名壮汉如猛虎般扑向守卫,短刀劈砍声与惨叫声瞬间撕破夜空。

“开门!”

裴宣挥刀劈开一名辽兵的咽喉,鲜血喷在他脸上,他却浑然不觉,只顾着嘶吼,“吊桥放下!”

铁链哗啦作响的瞬间,城外忽然响起惊雷般的马蹄声。

杨志身披盔甲,手中朴刀在火把映照下泛着冷光,身后五千步骑如潮水般涌来:“弟兄们,破城就在今夜!”

城门刚开一线,辽兵已举着长枪反扑。

守将国永泰身披黑铁甲,手持双锤奔在最前,铁锤横扫间,两名汉人壮汉惨叫着飞出去,撞在城墙上软倒在地,胸口已塌陷下去。

“南蛮奸细!找死!”他怒喝着双锤齐出,锤风竟将火把震得摇晃不定。

“左军迎上!”楚里和硕的吼声在乱军中炸开,张关羽舞动偃月刀,刀光如练缠住国永泰,杨雄挺着长枪从侧冀突刺,枪尖带着呼啸直取心窝。

国永泰双锤舞得风雨不透,锤刀相交时火星四溅,震得张关羽虎口发麻。

西城楼上,另一位守将童里合正指挥弓箭手放箭,密集的箭雨如黑鸦掠过夜空,城下汉人义军成片倒下。

东门处,杨志已杀得混身是血。

他朴刀翻飞,将迎面冲来的辽兵连人带枪劈成两半,鲜血溅在他面如重枣的脸上,更添几分凶煞。

“董都督率军绕至南门!”

他对董行义大喊,“罗参将随我撕开缺口!”

罗青汉应声挺枪杀入,枪尖穿透一名辽兵的胸膛,却被身后暗箭射中肩胛,他闷哼着拔出箭矢,断箭带出的血珠滴在枪杆上,“狗贼敢放冷箭!”

此时,张关羽与杨雄正和国永泰死战。

张关羽一刀劈开对方左肩甲,国永泰却悍不畏死,左手锤横扫砸中张关羽腰肋。

张关羽踉跄后退,口中喷出鲜血,却趁国永泰旧力已尽新力未生之际,刀交右手反撩,刀刃从对方咽喉划过,血箭直射三丈。

“将军!”

杨雄刚杀退两名亲兵,就见童里合提着狼牙棒从城楼跃下,当头砸来。

他急中生智,侧身避开棒锋,长枪顺势向上一挑,枪尖从童里合腋下刺入,直透后心。

童里合惨叫着砸在地上,狼牙棒滚出老远。

厮杀持续到四更天,幽州城内已是血流成河。

当杨志率军冲入幽州府衙时,天已微亮。

晨光中,城墙上下尸横遍野,断裂的兵器与残破的旗帜散落各处,护城河的水都被染成暗红。

他站在府衙门口,大笑着对裴宣说道:“哈哈哈...裴先生,有劳你写一封捷报,速速送往沧州城!”

“我正有此意。”裴宣点了点头,有些惆怅的说道:“此次奇袭幽州城,我等里应外合,依然有死伤数千将士,这辽国...不好应付啊!”

杨志却从容说道:“这些事自有主公定夺,我等无需关心。”

裴宣闻言,便不再多说。

不过两人派出的送信人才到涿州就发现了萧峰大军,当即就把加急信件送了过来。

萧峰看了信件之后大喜过望,当即便在涿州留下一万人马与数千伤员,带着八万大军前往了幽州城。

两日后,晨光刚漫过幽州城楼,城外就传来急促马蹄声。

杨志正指挥兵卒清理街道,闻声抬头,见远处尘烟滚滚,一名探子来报:“骑兵指挥使,主公大军已至城外十里!”

“好哇!主公总算是来了。”杨志闻言大喜,连忙让众将士整衣出迎。

五里之外,萧峰率领的大军缓缓靠近。

杨志立刻上前迎接:“青龙营指挥使杨志,参见主公!”

“哈哈哈...”

萧峰翻身下马,大笑着与杨志拍肩:“杨兄弟破城辛苦!”

“能为主公效命,末将只有荣幸。”杨志闻言,憨笑着说道。

随后,在杨志的带领下,众人进入幽州城府衙之中。

大堂内,檀香袅袅。

许贯忠、卢俊义、杨温、林冲、关胜、秦明、呼延灼、鲁智深、李逵、杨志、焦挺、楚里和硕、董才等二十余员大将按序落座,铁甲碰撞声此起彼伏。

萧峰环视众人,见个个面带征尘却目光炯炯,不禁感叹:“燕州城高池深,当年路过时便觉气势非凡,如今总算落入我手!”

许贯忠轻摇羽扇,青衫在晨光中微动:“主公兴仁义之师,解燕云百姓倒悬之苦,入主此城本是天经地义。”

鲁智深摸着光头哈哈大笑:“管他什么城池,只要能杀鞑子、救百姓,洒家就认这个地方!”

李逵在旁猛拍桌子,粗声附和,引得众人都笑起来。

待众人笑过后,萧峰抬手示意众人停下,看向杨志问道:“不知那金国与辽国之战如何了?”

杨志闻言,立刻站了出来向萧峰等人说起了目前辽金两国的情况。

经过了出河店之战、宁江州之战、黄龙府之战等多场战役,辽国都快被金国打出心理阴影了,所以这一次金国举国之力发动大战时,天祚帝将一切事物抛给耶律大石后,便跑去了西京大同。

这一次,金国由完颜阿骨打亲自领兵六万南下,金国猛将完颜阇母、猛安统制完颜娄室、女真三杰之一的完颜宗翰、二太子完颜宗望、文武全才完颜希尹等多名金国大将随军出征。

辽国这边的阵容自然也不差,二十大军由耶律大石统领,兀颜光、耶律得荣、耶律得华、耶律得忠、耶律得信、乌利可安、阿里奇、耶律国珍八人为将。

天辅四年七月,金太祖的黄龙旗在骄阳下猎猎作响,六万金军如黑色潮水般涌向临潢府。

八月流火,金军已抵上京城下。

这座辽都果然名不虚传,城墙高数丈,青砖缝里灌着铁水,城楼箭窗后隐约可见密密麻麻的辽军弓弩手。

耶律大石立在城头,他自恃上京城池坚固,屯积丰厚,企图据城打防守反击。

另一边的完颜阿骨打站在高地之上,亲自指挥金兵攻城。

霎时间,金军阵中飞出万千箭矢,如乌云蔽日般扑向城头。

辽军早有准备,盾牌阵如铁壁般竖起,箭矢撞在盾面上噼啪作响,偶有漏网之箭射中城砖,溅起点点火星。

在箭雨的掩护下,金军推着云梯架上城墙,士卒如猿猴般攀爬而上。

双方激战三日,城头尸积如山。

辽国大将耶律得信、乌利可安战死,金国也付出了阇母、铜先文郎两员大将的性命。

最后是金军大将粘得力身披重铠,手持长斧踏着云梯猛冲,长斧横扫间逼退围上来的辽兵,这才将黄旗插上了临潢府外城。

耶律大石知城难保,果断率军往中京转移,完颜阿骨打却不打算放过辽国这支军队,一直死咬着不放,如今双方在中京城开启了第二战场。

萧峰听后,不禁说道:“看来我来的正是时候啊!”

许贯忠脑筋一转,立刻提议道:“主公,我等不妨按兵不动,待辽金分出胜负之时,必然元气大伤,我等便可坐收渔翁之利!”

萧峰闻言,看向其余众将询问道:“诸位觉得如何?”

众将都小声讨论起来,多数人都觉得许贯忠这个想法不错,却没想到李逵第一个站出来反对:“主公,俺觉得不可如此!”

“哦?”

萧峰有些好笑的问道:“为何这么说?”

李逵摸着头嘿嘿直笑,粗声说道:“俺想起村头野狗打架,两条强壮的打架受了伤,被第三条最弱小的狗咬死,那狗不道义,俺就捡石头砸死它了。”

众人听得这话,都忍不住大笑出来,弟兄们都很了解李逵,知道他没有以物喻人的本事,自然也就没有被指桑骂槐的感触。

萧峰也跟着笑出了声,随后他看向众人,缓缓道:“铁牛兄弟这是话粗理不粗啊!”

“诸位兄弟,赵宋立国百六十年,与辽国年年征战却未尝大胜。西夏分裂八十载,朝廷屡屡吃亏却束手无策!”

“赵宋文教或胜汉唐,可武功废弛至此,纵有满腹经纶,亦是待宰羔羊!”

“民间尚武之风尽失,一群文弱书生如何抵挡蛮夷铁蹄?今日之事,是做那隔岸观火的渔翁,还是提刀立马迎难而上?”

“我萧峰选后者!我要让天下人看看,我等汉家儿郎不比蛮夷弱半分!要用刀枪教他们知礼仪、明道义,要让蛮夷们重新回想起被汉唐支配的恐惧!”

众将闻言,只觉得热血上涌,纷纷拜倒在地朗声道:“末将愿为主公马首是瞻!”

就连许贯忠此刻都觉得萧峰是天选帝王,因为只有真正的王者,才会无惧任何挑战,敢于迎难而上。

“好!!!”

萧峰站起身来,开怀道:“诸位且回去修整,待我与许先生商议好,诸位听令行事!”

“末将领命!”

随后,萧峰让卢俊义、关胜、林冲、杨志、许贯忠五人留下,其余诸将先行离去,堂内顿时清静许多。

不消片刻,两名亲卫抬着巨大舆图铺开案几,朱砂、藤黄、靛蓝三碟颜料整齐排开。

萧峰手指轻叩桌面,目光扫过舆图:“红色标辽国,黄色记金国,我等用蓝色示意,这便是辽东战场全貌。”

他转向杨志,平和的说道:“杨兄弟,你用黄色标出金军行军路线。”

“末将领命!”杨志抱拳躬身,取过狼毫饱蘸藤黄,笔尖在图上移动时沉稳如磐石。

萧峰又看向许贯忠:“许先生费心画出辽军动向,再勘定我军进兵路线。”

“卑职遵命!”许贯忠取过靛蓝颜料,小声与杨志确认几次后,目光在舆图上逡巡片刻,笔尖落处便有了章法。

卢俊义、林冲、关胜三人都围了上来,细细观看起来。

从地图上的行军路线来看,金国的攻势如猛虎下山,从多个方向对辽国展开进攻,步步紧逼。

辽国则奋力抵抗,试图守住自己的领地,却次次被战败,战线一退再退。

从宁江州之战开始,完颜阿骨打以两千五百女真骑兵正面击溃八千辽军,取得了首胜。

随后又在第二年攻入黄龙府,这地方可是辽东北军事枢纽,地理位置十分重要。

辽国天祚帝率七十万大军反扑,却被完颜阿骨打以二万精锐在护步答冈歼灭主力,此战成为辽金实力逆转的关键。

之后又在显州之战大破辽军,切断辽国与西夏的联络通道,阻止盟友驰援,这一步棋可谓精妙至极,就连许贯忠都赞不绝口。

萧峰则观察起了一众武将的神情,见众人虽然神情凝重,却没有惧意,这让萧峰很是满意。

不过完颜阿骨打...

萧峰笑了笑,连段和誉都跟三弟没关系,完颜阿骨打这等雄主,又岂会是前世那个豪爽的女真汉子?

更关键的是,萧峰在金国那一串大将名字里看到了一个熟悉的。

完颜宗翰...

那不是金兀术的哥哥么?

这一刻,萧峰似乎明白了自己来到这个世界是因为什么。

“诸位看看出来了吧?金国不可小视。”

萧峰看向卢俊义等人,缓缓道:“白山黑水出来的人,最是勇猛,因为他们已经吃过这个世间最苦的苦了,是以辽太祖曾言女真不满万,满万不可敌!”

“可他们也是一双眼睛一张嘴,又不比我等多一只手、一只脚来,有什么不可敌的?!这次我不仅要打败女真人,我还要打败六万女真!让天下人都知道,我萧军之威!”

卢俊义站起身来抱拳道:“主公,末将愿为先锋,斩金将、灭金威!”

林冲不甘落后,起身抱拳道:“末将亦是!”

萧峰大笑着说道:“哈哈哈...两位兄弟不要着急,此事我会与许先生商议的。”

许贯忠果然没让萧峰失望,他看着舆图,脑海中回想着辽国中京大名府的地形,开口道:“主公,以卑职之见,辽国在燕州经营多年,耳目眼线遍布,想来辽国都统军耶律大石已经收到了耶律得重兵败身亡的消息。”

“如此一来,在他眼中,如今辽国北路军是被两路夹击的那个。为了保住辽国精锐,他只有两条路可走。其一,与我等联手,共同对抗金军。其二,放弃燕州之地,退回云州,将战场让给我方与金国。”

萧峰摇了摇头说道:“若我是完颜阿骨打,绝对不会放走耶律大石的。”

许贯忠笑了笑,缓缓道:“在完颜阿骨打看来,主公也绝对不会放走耶律大石,而耶律大石本人也会这么想。”

萧峰点头道:“所以他想脱困,只能先打败我方,才有脱离燕州的机会。”

许贯忠看向萧峰,神情凝重的说道:“耶律大石是留是放,全凭主公一念之间。”

萧峰闻言,闭上眼睛思索起来,他脑海中回想着幽魂时期大明首辅的教导。

第一个问题:

辽金两国,哪一个是他的主要矛盾?

从短期来看,是辽国。

但从长期来看,金国才是那个主要矛盾。

第二个问题:

若放走耶律大石,对自己有什么好处?

答案是他可以借此机会,将燕州的契丹人清理走,让汉人彻底占领燕州。

第三个问题:

金辽与金萧,哪个是金国的头号敌人?

答案是辽国!

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建立金国之时,便提出了‘革辽天命’的口号,女真各部也是因此而团结在他周围。

辽国有没有尝试过做出退步来换取和平呢?

答案是有的。

政和五年,辽国天祚帝许封完颜阿骨打为东怀国皇帝。

结果金国怒斥:“辽以属国待我,必灭之!”

所以,就算萧峰击败了金国,完颜阿骨打想先灭萧峰再灭大辽,也要先问问下面的兄弟同不同意。

到时候萧峰还能放出一些消息,比如让公孙胜放出消息:“耶律大石得辽传国玉玺西奔,欲效法光武中兴,乃天命所归也。”

如此一来,完颜阿骨打只能继续攻辽国。

因为比起萧峰,辽国对他们的压迫可是长达两百年,哪怕只有一点可能,金国也不会允许辽国重新起势!

想到这里,萧峰缓缓睁开眼睛,看向许贯忠说道:“放耶律大石离去可行,但他也要留下一些东西。”

“其一,需留下半数战马及各类匠户。”

“其二,辽国仿造的铁浮屠盔甲,需扣押下来。”

“其三,燕云十六州布防图。”

许贯忠闻言,拱手说道:“卑职明白,请主公放心。”

萧峰笑了笑,严肃的说道:“这些都是打赢才能获取的东西,若是打输了,什么计划都没用。所以此战只可胜,不可败!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