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9章 屠龙少年终成恶龙(1 / 1)
苏大年意犹未尽的看来看去时,张遥为了应付今天的审查,跑到昨天才完工的食品加工车间,又检查了一遍。
苏大年看着与贫困山区格格不入的厂房,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。
张遥现在做的这些事情,已经远远超出了他的认知范围,现在的他感觉就像在窥探一个不属于这大山中的世界。
尤其是网络电商这种新兴行业,光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它应该属于未来的城市而不是这里。
以前苏大年只听说过可以从网上购物,却从来没有正式体验过,也没有了解过其中的商业逻辑。
然而张遥却已经把它搬进了这偏僻的大山之中,还用它把产品卖了出去,利用它赚起了钱。
“苏老师,你怎么有空来参观啊?”
苏大年正看的入神的时候,打包分拣的工人陆陆续续的走进了厂房,准备开始一天的工作。
“哦,正好过来办点事儿,发现阿遥搞了个这么大的厂房,就进来瞅瞅,你们这是?”
苏大年见一下子走进来七八个者多村的村民,感觉有些好奇。
“我们过来干活啊!”
“过来干活?在这儿干活吗?”
苏大年一脸疑惑。
村民们见他一脸茫然的样子,只好向他解释道:
“对,就是上班,我们就在这儿上班。”
“我们现在都在这儿上班,打包黄芪、香菇、木耳、这些。”
“阿遥可了不起了,这些一斤一单,两斤一单的东西,阿遥用电脑一天能卖出去一两千单呢。”
“阿遥把东西在互联网上卖出去,我们就打包分拣,然后装到车子里,明天早上一大早就会拉出去。”
“一天一两千单,就算平均一单一斤算,那就是一两千斤,上哪儿一天能卖这么多东西呀?也就是互联网可以。”
“互联网面对的可是全国各地的人,谁想买东西都可以在上面买,咱们的东西放在上面卖,全国各地的人也可以买。”
村民们你一句我一句的向苏大年解释着这里干活的内容,他们并不懂什么是互联网,但一口一个互联网的说着。
“得亏是阿遥上了大学,学了东西,我们现在跟着他干活,一天怎么也能赚个几十块钱,要是家里面再挖一点黄芪,捡一点木耳,香菇,白参,一家人加起来一天收入能有百来块钱呢,要放在以前,想都不敢想。”
“我可听说接下来阿遥还要收更多东西,小米、花生米、糯米、红薯等等都可能会收,以后这些东西就不用拿到集市上卖去了。”
“阿遥这孩子真不错,不仅聪明懂得多,而且凡事都记着咱们,带着咱们做事,带着咱们赚钱,咱们村里可出了个出息的了。”
“可不是嘛,捡松茸的时候带着大伙儿一起捡,现在搞什么互联网电商,也不忘带着大伙儿一起赚钱,要不是阿遥想着咱们,咱们哪有机会赚这钱呐?”
阿叔阿婶一聊起来根本就停不下来,聊天的同时还不忘夸赞张遥,三句话句句都提到了张遥。
这时一个阿婶似乎想到了什么,对苏大年问道:“哎,苏老师,之前听说你在南洛村负责帮阿遥收松茸,现在松茸结束了,是不是阿遥要给你安排其他任务啊?”
苏大年见被人猜出来了,感觉有些尴尬,但还是承认道:“呃,对,阿遥说要给我安排一点其他的活,所以我就过来了。”
“那他要给你安排什么活儿?不会要让你在这儿跟我们一起打包分拣吧?要是这样咱们以后可就有伴了。”
苏大年摆了摆手,道:“啊,不是,不是,你们刚才不是说了嘛,阿遥要收小米、糯米、花生米等那些东西,他说要让我去各个村里把这些东西给收回来。”
“真的啊?这么说这件事是真的咯,我们家那小米年年都吃不完,拿到街上卖又太远,最后都喂牲口了。”
“我们家的花生也是,不种吧想吃点,种了收回来吃不掉又不好卖,最后全坏了。”
“以前种子不行,没有肥料,粮食种不出来,人就饿肚子。
现在有了肥料,粮食产量高了,人虽然吃饱了,可卖不出去,换不来钱,还是穷。
要是阿遥真的能把这些东西卖出去,把钱换回来,那可就真的是好事一件了,来年我也愿意多种一些了。”
苏大年听着村民们说起这些,突然也感觉到了张遥做的事情意义重大,这绝对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己赚钱,更像是为了村里所有人。
他想到这里,更加坚定了做好这件事的想法,哪怕不要工资,那也能为南山区的人们做点事情。
何况今年他们家赚了二三十万,在农村消费本来就低,如果不考虑盖房子,或者是其他大宗消费,这笔钱已经足够用好几年了。
哪怕他儿子上高中,上大学,给他的学费,生活费也可以比较富裕了。
当然以他对张遥的了解,他绝对不会不给工资的。
张遥又在食品加工车间仔仔细细的看了一遍,感觉没什么问题后才从里面走了出来。
正和村民们聊的火热的苏大年,见张遥出来后,便一同和他回到了院子里。
他们在院子里的茶桌前坐了下来。
张遥给苏大年倒了一杯茶后,开始向苏大年说明收购农产品的要求:
“苏老师,这次收购农产品,质量要求一点也不比收松茸时候低,毕竟这些农产品都是要卖到全国各地区的,不能出现任何质量问题。
如果出现了质量问题,客户就会投诉退货退款,这样一来,不仅会影响店铺的信誉,也会影响到之后的购买者,严重到可能需要关闭店铺,那损失就很大了。
咱们的抗风险能力本来就不大,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,咱们是承受不起的,所以一定要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出现。”
张遥虽然说的有些夸张,但这基本也是事实,无论是电商店铺,还是小程序,一旦引起群体性不满,那基本就得完蛋。
张遥到目前为止,为了电商事业的发展,至少已经投入了几十万。
从厂房建设,到食品加工车间的建设,还有店铺装修,店铺押金,以及付费投流等等,花的都是真金白银的钱。
2010年回乡创业的人中,像他这样赚钱快的没有几个,同时像他这样砸钱的也没有几个。
虽然他此刻充满了信心,但也不能没有危机意识。
产品是商铺的门面,信誉是未来发展的基础,为了走的更远,严格要求是有必要的。
张遥不知道苏大年能不能理解,但他一定会严格的要求他这么做。
哪怕过去是师生关系,现在做事的时候,也得就事论事。
苏大年这时候拍着胸脯道:“这些事情我都能理解,你只要把标准告诉我,我一定会严格按照你的要求去收的。
如果我收回来的东西不符合标准,后果我自己承担,我宁愿自己掏钱把东西买下来,也不会让它发出去,影响平台信誉。”
张遥这时却道:“其实产品质量是否合格,有时候也不是我说了算,也不是你严格要求质量,就能完全规避问题。
除了咱们前期依靠经验把控,还有客户收到货后的反馈,有时候被投诉举报是难免的,因为他们可能有与我们不一样的评判标准,咱们只能尽可能的去降低这样的风险。
你只要严格的要求咱们的标准去收购就行了,只要不是因为不认真而导致的问题,我也不会让你承担的。
合理的损耗在经营的过程中是必然存在的,所以只要在合理的损耗范围之内,就不需要员工承担。”
张遥说话如同过山车,一会儿说的极其严重,一会儿就是云淡风轻,苏大年听下来之后,心情也随之高低起伏。
其实这也是企业老板惯用的手段,他们总是喜欢先吓唬员工,员工们感觉到很苛刻的时候,再安慰他们一下,让他们放宽心。
其实这么做的原因,就是想让员工们拥有深刻的危机意识,然后在做事情的时候认真一些。
张遥此刻突然发现自己越来越像一个资本家了,连做事的套路都越来越像他们了。
明明他曾经是这些诸多套路的受害者,没想到有一天自己成了老板以后,竟然无意识的复刻了那些套路。
难道屠龙少年终成恶龙?
苏大年此刻一时不知道说什么,只能默默的喝了一口茶,不禁在内心感到社会的复杂。
他虽然活了几十年,还是村里难得的文化人,自诩见过些世面,可在这复杂的世道里面,他反而像个小学生。
外面的世界发展的太快了,他的思想和经验,早已经停留在了留下来教书的那一年,之后的日子里,他都活在信息闭塞的世界里了。
张遥见苏大年没说话,于是便继续道:“反正你就照着今年产的收,照着看上去就鲜亮,第一眼看着就不错的收,收回来了咱们再过一遍就行。
这活可能还是挺辛苦的,如果咱们南山区收完了,说不定还得跑到其他村里去收,不知道苏老师你能不能吃得消?”
苏大年摆了摆手,“放心吧,问题不大。要是如果实在不行的话,我把你师娘也叫上,我们一块儿去收。”
张遥拿来了纸和笔,“那你就先试着收嘛,刚开始都是在南山区收,反正也不算远,应该也不会太辛苦。
我给你列个单子,到时候你按照单子上的产品收,收满一车,或者干满8个小时,就可以下班了。”
张遥说着便在纸上面哗哗的写了起来。
小米,糯米,花生米,糯玉米,红薯,红豆,绿豆……
以上的这些作物是当地种的比较普遍的农作物,尤其小米,糯米,花生米,糯玉米和红薯种的最为普遍,等于家家户户都会种。
红豆和绿豆种植的人比较少,但每个村里收个几百斤还是没什么问题。
现在急切的需要增加商品的品类,已经顾不了太多了,反正能想到的,能收到的,他都得一律加上。
张遥列了七种农作物,再加上现在已经上架的黄芪、木耳、香菇和白参,就有十一种产品了。
除此之外,以后还会加余甘子果脯,山上的竹叶菜、雪菜、蕨菜、小竹笋、甜竹笋等等。
这样一来售卖的品类中,不仅有农作物,也有山货,而且可以长期维持在十几个品类,也算不错了。
如果这十几个品类每天能卖上100单,那每天就有1000多单了,加上电商平台的单量,那就有机会冲上2000单以上了。
保持在这个单量,哪怕每单就赚几块钱,那每天赚到的利润也不会少。
单量稳定之下,一天一两万以上的收入,那可非常可观了,一年光靠电商就可以赚上几百万,这是他当几辈子牛马也达不到的收入。
上一世他在外漂泊十几年,他甚至连一年30万都没有做到,更别提一年上百万。
不过直到此刻,这一切都还只是幻想而已,想要真正达到这个目标,接下来就得让所有计划运行起来才行。
张遥给苏大年交代完了诸多事情之后,他把三轮摩托车的钥匙交给了苏大年,以后这个坐骑就由他接手了。
做完这一切之后,已经临近中午了。
如果根据时间推断,这个时候李阳应该已经送完了货,也应该与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,往村里赶来了。
张遥为了万无一失,他让李阳比往常早出发了一两个小时,就为了能赶上工商局的工作人员出发的时候。
这件事情至关重要,所以他非常的重视。
张遥送走了苏大年后,便给李阳打去了电话,准备询问他那边的情况。
李阳的电话接通之后,他开口便道:“李阳,人碰上了吗?要来了吗?”
“碰上了,在路上了。”
李阳回答的也简洁明了,两句话就说明白了。
张遥听到这个消息后,便怀着忐忑的心情等待了起来,自从穿回来以后,他好像很少这样紧张过了。
过去的这段时间里,每天都沉浸在收款的乐趣中,只要每天做完该做的事情,似乎也没有太多值得操心的事情了。
“李伯,中午你弄几个好菜,有客人要来。”
他们这个点来,到的时候正好就得赶上饭点,跑这么远的路也不容易,何况回去还得跑一趟,所以这顿饭还是得给他们备上。
过了一个多小时后,李阳的货车带着一辆越野车,缓缓的开进了村子里,直接开到了厂房门口。
四五个工作人员从车上下来之后,左右观看了一番,表现的一脸茫然。
“居然把厂房建在这么偏僻的地方,啥都不方便,到底是为了什么?”
其中有个下车之后就蹲在路边干呕了一会儿,一看就是晕车了。
她起身后幽怨的道:“这几十公里的山路,真是快把我的胃都吐出来了,这工作可真不好干。”
张遥见他们下车后,便也迎了过去,道:“各位领导一路辛苦了,先坐下来喝口茶吧,马上午饭就好了,歇会儿就吃饭。”
一个领导模样的男子却摆了摆手道:“吃饭就不用了,我们这么远跑过来不是过来吃饭的,我们是来做工作的,快点把工作做完,我们也能快点回去。”
然而他话音刚落,其他几个人的肚子就咕咕叫了起来,看样子都已经饿了。
“你们就吃点吧,一会儿回去的路还远着呢,如果快一点那需要两个半小时左右,要是慢一点可能得三四个小时,要是不吃点的话,你们熬不住的。”
“这不符合规矩,现在在工作期间,怎么可以在老百姓家里吃饭呢?”
然而这个时候一阵菜香味从厨房飘了出来,众人的肚子又一起咕咕叫了起来。
他们几人也随之露出了尴尬的神情。
“你们就别计较这么多了,吃一顿午饭而已,做工作就一会儿的事情,天大的事情也不耽误吃饭。”
众人在张遥的劝说下,最终也都坐上了桌前,李野做的菜也纷纷端了上来,一道道色香味俱全,馋的人直流口水。
张遥见他们有些拘谨,便招呼道:“来来来,别客气,一起动筷子,这些菜都是我们这里的山野味,味道可好了。
山药、羊肚菌、炒香菇、腊肉炒芭蕉花、野笋干,这些城里可不容易吃到。”
今天李野做的菜多为山野菜,虽然城里人吃不到,但除了贴了人工和油盐,却都是免费的东西,也算低成本招待了。
这几人一开始虽然有些拘谨,但饿也是真的饿了,很快就放开了,抬着碗就扒起了饭。
张遥早就预料到会是这种情况了,所以才让李野准备了这顿饭,要是真让他们饿着肚子去干活,还指不定会是什么结果呢?
如果让他们吃饱喝足了,心中没有怨气,到时候说不定也能公正一些。
他们中其中一人这时向张遥询问道:“你就是这“禾域”的经营者张遥,对吧?”
“禾域”是张遥取的品牌名。
张遥点了点头,道:“没错,我就是张遥。”
“今天谢谢你的招待,我们没有想到这个地方距离县城这么远,饭菜非常好吃,平时确实很难吃饭。”
“这都不算事儿,现在这个年代,上哪能吃不着一顿热乎饭嘛,要是你们这么远来,还让你们饿着回去,那才叫不应该。”
“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,你做的是电商,对吧?”
张遥点了点头,“没错,是电商。”
“可是你怎么会选择距离县城这么远,这么偏僻的地方经营呢?这多不方便啊?何况你还在这里建了厂房,你要把货物运出去,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。”
他们的这个疑问在张遥的意料之内,因为外面来的人,都不可能理解他的这个行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