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80章 有资质了(1 / 1)
所有人此刻都用疑惑的眼神看着张遥。
张遥只好解释道:“因为我家就在这儿,而且这附近大山里,有很多我可以利用的资源。
这里的土地、劳动力,我也可以利用起来,从而省下不少的成本。”
工作人员继续追问道:“可是你要把货物运出去,或者采购设备,物资也不方便啊,这样带来的隐形成本也不低,这真的划算吗?”
张遥摆了摆手,道:“我考虑划算不划算,考虑的不是经营成本,而是考虑我做的这些事情,能不能带着整个村子发展起来。
只要在我赚到钱的同时,还能带领着这个村子发展起来,那就是划算。
如果我找一个距离县城比较近的地方建厂房,可能交通等各方面都比较有优势,可这个贫穷的山村,还有发展起来的可能吗?”
众人听到这里后才发现原来是自己格局小了,他们想的是如何节约成本,人家张遥想的是如何带领全村致富。
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称赞道:“可以,可以,年轻人很有思想,一定会越做越好的。”
其实他们说的不一定是他们想的,他们想的是张遥把厂房建在这么偏僻的地方,不方便他们管理,更不方便他们上门审查。
张遥在这里建厂的成本,绝对比在县城附近随便找个地方办的低的多,即便诸多不方便是客观存在的事实,但却各有利弊。
如果真的认真权衡一下,那肯定是在这村里办厂更有优势。
首先土地的租金他就可以省下一大笔,其次就是村民们无条件的支持,在外面招的工人,绝对不可能像本村的村民干活一样认真。
他们是全心全意的在帮张遥,不会把自己放在员工的位置上,而是会像为自己干活一样好好干,责任心特别强。
当然相应的,张遥也不会亏待他们,赚到的利润绝对有他们的一部分,而不是只有死工资,所以某种意义上来说,他们确实是在为自己干活。
除此之外,就是资源的利用,无论是山里山货的采集,还是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,再到把他们收购过来,都可以节省下许多的时间,方便了村民,也方便了自己。
何况他未来的所有发展计划都在村里,他创业的一切基础也是村子,如果脱离了村子,那不就等于什么都没有了吗?
不过这些工作人员本来也不了解情况,他们来了也是做自己的工作而已,自然理解不了张遥所想。
哪怕张遥把自己的心中所想都说出来,他们也未必能理解得了,甚至有可能会感觉他在白日做梦。
这个时候告诉他们,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带领村民致富,他们自然也就无话可说了。
这句话是万能答案,这么正能量的事情,即便他们不相信,也不好意思反驳。
吃过饭之后,张遥把他们带到了建好的厂房里,让他们审查食品加工车间。
张遥申请的是食品加工许可证,所以要求会比较高一些,也正因为如此,他才在建设加工车间上下了本。
不过如果这样还达不到要求,他可以退而求其次,他可以申请小作坊加工许可,这样要求就不会太高了。
工作人员认认真真的看了一会儿后,便对张遥道:“搞得不错,桌椅设备都很齐全,只要注意一下工艺流程,以及卫生就行了,以后我们每隔一段时间,就会来考察评估一次。”
张遥听到这话后,立刻追问道:“那这么说,我这个食品加工许可证是不是可以办下来了?”
工作人员道:“你这个加工车间本来就是新建的,桌椅和设备都是新的,没有办不下来的道理,接下来你只需要提供一下员工的健康证就可以了。”
“好的,今天辛苦你们了,让你们这么远跑一趟过来。”
“这是我们应该做的,你能合法合规的去做这些事情,已经很难得了,何况你还是为了带领村民们一起致富,我们没有不支持的道理。”
工作人员对食品加工车间进行了拍照留档,让张遥签了字,他们今天的审查工作就算完成了。
他们做完了该做的事情,便都上了车,踏上了回程的路。
接下来下证还需要一两天的时间。按正常流程,这期间还需要向管理部门提供员工的健康证明。
好在张遥有先见之明,提前让他们都办了证,直接把证明交了上去。
所以接下来只需要等着发证就可以了。
有了合法的证之后,食品加工的工作就可以开始了,以后卖的东西都不再是三无产品,等于有了一定的保障。
张遥看着渐渐远去的车子,道:“还好,这顿饭没有浪费。”
苏魂这时问道:“既然证的事情解决了,接下来有什么打算呢?”
张遥思考了几秒后,道:“之前不是说要做余甘子果脯吗?从明天开始就可以让大伙上山采余甘子了,咱们收回来之后就可以一边加工一边卖了。”
余甘子每年都会结很多,最后这些果子的下场就是掉在地上烂掉,与其让它落在地上坏掉,不如让把它们采回来利用起来。
何况这种东西无论怎么采,他都不受影响,今年采完了,明年还会再结,只要树还活着,就可以年年都采。
下午收黄芪的时候,张遥把收购余甘子的消息告诉了者多村的村民们,他们挖黄芪的时候如果遇到了余甘子,可以顺便采摘下来,然后一并背回来。
余甘子山上到处都有,包括周围其他村子也有。
不过张遥现在的生产效率有限,加上每天销售数量有限,所以他并不敢大量收购。
他只能一边收一边做,然后一边卖,如果收多了卖不掉,最终只会被浪费掉。
正因为如此,采摘余甘子的任务,也只能交给者多村,只有者多村的采摘效率满足不了需求的时候,他才会选择向其他村子释放一些机会。
所以,者多村的机会其实在各方面都要优于其他村子,只有他们干不了,其他村子才有机会。
这也怪不了张遥,谁叫他本来就是者多村的人,当然偏向于本村。
不过者多村本来就只有20来户人家,人口本来就有限,如果让他们承担各方面的工作,他们自然也是吃不消的。
所以这个时候,其他村子就能吃到者多村不愿意吃,或者是吃不下的机会了。
其实到目前为止,整个南山区因为张遥的事业而获得好处的,首先是者多村,然后是南洛村南洛村,然后才是其他村。
南洛村因为距离者多村近,而且还是村委会的所在地,再加还有苏大年这么个曾经的小学老师,自然让他们吃到了者多村吃不完的任务。
之前收松茸就是最好的例子了,因为者多村捡的松茸满足不了需求,然后再轮到南洛村吃上了这一碗饭。
而其他的村小组,直到收购木耳,香菇和白参的时候,他们才喝到了第一口汤。
不过接下来收购的农产品,则会直接面向所有村子。
大部分农产品的存放周期是比较长的,只要晒干脱水之后,基本上可以放很久。
不过以他们的储存条件来说,变质的可能性会很大,而且他们还不会重视。
为了保证食品的质量,张遥即便自己卖不完,也愿意提前收购这些农产品,即便短时间内卖不完也可以好好储存起来,然后慢慢的卖。
只要这些农产品不是生鲜产品,基本都可以保存很长时间,加工包装的工序也不会太难。
所以只要慢慢卖,就不用担心卖不完,即便真的卖不完,大不了最后把它们做成饲料喂牲口,最后把猪养大了也能回点本。
当然其实他目前收购的这几种农产品,本身每家的产量都不是很高,每家都只会种一点点,有一定的稀缺性。
苏大年不仅收起来比较难,而且每天三轮车也拉不了多少,一样可以做到一个循序渐进。
不到两天的时间,食品加工许可证果然办下来了。
而这个时候村民们也采回来了一些余甘子,张遥立刻召集了人手,让做余甘子果脯比较专业的工人,开始加工余甘子。
苏魂因为之前和奶奶一起做过余甘子的果脯蜜饯,所以被被张遥要求参与了指导和品质监测。
余甘子要做成果脯,首先需要蒸煮,然后去核,用糖腌制,最后再进行晾晒。
然而制作过程中,张遥发现这样大批量制作时,很难去除它本身的枯味,酸味也更大了。
大批量制作时,难度明显要比之前奶奶和苏魂一点点做的大,成品的效果也差许多。
苏魂和工人们看着这些带有苦涩味的余甘子果脯,一时不知所措了。
她只能找到张遥,道:“这怎么办,味道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啊。”
张遥皱着眉头思考了几分钟,道:“你们多腌制和晾晒一遍试试,不行就再来一遍,直到合格为止。”
工人们用张遥所说的办法试了一下后,做出来的果脯果然更容易变成琥珀色,而且不仅去除了苦涩味,风味也会变得更足了,甚至要比过去奶奶做的还要好很多。
苏魂尝了一颗后,瞬间眼前一亮,“哎,这做的也太好了,比起之前我和奶奶做的还要好上很多,以前做的多少会有一点涩味,这个完全没有涩味,酸味也降低了,但却保留了它原有的回甘的特性。
张遥你也太厉害了,你是怎么想到要多腌制和晾晒一遍的?这么做岂不是增加了工序,增加了人工成本吗?”
张遥回道:“我只是正好想到了黄精的九蒸九晒,既然黄精可以九蒸九晒,这个为什么不能多腌制几回呢?
既然要把它作为产品,咱们就要把它做成最专业的样子,现在它的状态其实更符合当做商品的特性,可以和超市里卖的干果一争高下了。”
苏魂点了点头,“这绝对能比它们做的好,现在就差个包装了,只要把包装做好,那就是真正合格的零食。”
“这个我早就想到了。”
张遥说着就从仓库把包装袋给找了出来,然后递给了苏魂。
“你这是什么时候弄的?这也太专业了,这和超市里的商品没有一点区别。”
苏魂接过包装袋后,发现是一种透明的塑料包装袋,上面不仅印了余甘子的图案,还有产品信息,看上去就非常专业。
“我一开始有想法的时候就已经设计出来了,前几天把设计图发给了厂里,不到两天就给我做出来了,除了鱼缸子还有其他的包装袋呢。”
张遥说着又拿出了黄芪、香菇、木耳、白参、小米、糯米等等十几种包装袋,上面都印了相关的信息。
张遥给自己的品牌取名为“禾域”,他把品牌名一并印在了包装袋上。
苏大年收了两天的农产品,虽然收回来的不多,但是把每个品类都收齐了。
这些农产品也都根据要求包装了起来,印上了相关的信息。
张遥的小程序有了这些产品,就可以正式上线运营了。
小程序久久没有上线运营的原因,就是因为没有准备好足够多的商品品类,如果没有足够的品类,小程序就电商不像电商了。
现在商品的品类已经达到十几个了,虽然不算多,但也勉强合格了。
张遥做好了所有前期准备后,立刻把所有产品都添加到了小程序页面,从上到下,每一个产品都配上了精美的图片,点开后还有商品详细的介绍。
店铺整体的装修就让人感觉很舒服,而且产品也都很有特点,朴实无华中带着稀缺性。
做好一切准备后,便开始在各个社交媒体平台预热。
小程序购物平台没有任何自然流量,只能靠自己推广,这也就代表卖出去的每一单,都是自己营销的成果。
不过想往一个刚刚开发出来,也没有任何知名度的网站上引流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
张遥想到的最笨的办法,就是在他运营的社交媒体上发布消息,甚至在评论区一条一条的打广告,试图吸引粉丝前来消费。
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,苏魂却发出了灵魂拷问:“张遥,你的这个小程序有什么优势吗?只是买东西的话,他们为什么要选择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网站呢?这真的能行吗?”
苏魂说的并不无道理,他只是告诉了别人他在哪里开了个店铺?却不告知他们店铺的优势,不进行引流,不打造知名度,肯定是不行的。
好在他当了十几年的社畜,脑子积累了不少东西,当然也包括一些营销手段。
很快,他就想到了新的办法。
他就做了一个弹窗,这个弹窗写的是新用户无门槛免费领取礼品,领取红包,而弹窗本身则就是链接,只要点击就能进入小程序的页面。
当然这个免费的礼品和红包也不是白拿的,他需要通过拉新的方式去获取,拉到的人数越多,积分越多,换到的东西自然也就更多了。
这些套路在未来几乎烂大街了,但这个年代却刚刚好。
贪便宜是人的本性,总会有喜欢薅羊毛的进来,等他们形成了平台的使用习惯,自然而然就可以发展成为客户了。
当然这个弹窗广告是需要花钱的,免费送的东西也是成本。
不过这毕竟是最直接的引流办法,而且简单粗暴的同时,很容易产生效果。
所以权衡利弊之下,张遥还是感觉这些是必要投入。
一切准备就绪,张遥用鼠标按下了开始售卖。
五分钟过去了,一单都没有。
十分钟过去了,还是一单订单都没有。
十五分钟,二十分钟,三十分钟,一个小时……
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……
后台终于出现订单了,不过增长缓慢,而且这些当中,免费来薅羊毛的占了百分之八十。
这就是小程序的缺点,前期需要亲力亲为的寻找每一个客户,哪怕是通过用免费送东西,送钱也要把人吸引过来。
然后就是卖一单亏一单,卖的越多,亏的就越多。
这个时候的亏损,都是真真实实的亏损,而且还是几乎不含一点水分的亏损。
这可要比电商平台还要狠,至少电商平台付费投流之后,起码可以拉来一些转换率。
可小程序的店,送的东西就是真正送的,但对张遥来说,每一单都有成本。
不过为了吸引社交媒体上的粉丝,以及真正想要消费的消费者,他也不得不承担。
人气和流量是网店的基础,没有一定的用户基础,很难让人相信这里没有套路。
小程序上线一天之后,最终出了几百单薅羊毛的订单,这些薅羊毛的单是百分之百需要免费送的。
而且哪怕赔钱也得把货发出去,不然会影响平台信誉,影响后续发展。
好在其中还有20%左右的正常单,这20%虽然无法弥补损失,但起码节约了一点点成本。
当然这也说明了引流效果不错,那种送都送不出去的,才叫真的可悲,能送出去就说明还有一点点吸引力。
张遥这样想,其实多少有点像自我安慰,毕竟花出去的钱,可都是自己的。
苏魂和阿步拉出面单时,看到十几个商品类目,还有一斤,两斤,三斤的重量区别,她们直接陷入了迷茫之中。
商品的品类多了之后,就容易混乱,何况现在多十几个品类,难免让人眼花缭乱。
过去一共只有四种产品,等于那时候只需要分出四份面单,现在需要分出十几分来,再分出一斤,两斤,三斤装的区别,难度瞬间又大了许多。
尤其是出单配货的时候,要把对应的面单贴到正确的商品上去,就得在这十几种商品中寻找,明显增加了不少工作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