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章 村民们试用农机(1 / 1)

加入書籤

张遥在去订购农机之前,他和村主任王满福商量了一下,让他把卖农机的消息散布了出去。

所以农机拉到南洛村之前,整个南山区的各村小组的村民,都知道了这件事。

王满福把使用农机的好处都告诉了他们,让他们明白了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性。

还告诉了他们可以直接花钱购买,也可以用等价的农产品交换的消息,告诉了他们。

原本担心买不起的村民们,但知道可以用农产品后,都决定前来看一看究竟是怎么回事。

村民们虽然没有见过世面,但他们也不傻,他们知道靠牛耕,靠人力耕种效率有多低,人有多累。

农机拉到南洛村的那一天,各个村小组的村民们都聚集到了南洛村,他们都想见识一下这些农机。

如果真的可以提高效率,他们也愿意拿出积蓄买上一两台,何况即便没有足够积蓄,他们也可以几家人合在一起买。

只要真的有用,就算几家人也凑不出钱买,他们也可以几家人把农产品合在一起,然后换一台。

货车前一天下午在县城卸货,次日一早拉着剩余的农机前往南洛村。

早上十点左右,在村民们的注视下,车子缓缓开进了南洛村。

此时除了村民们,就连村里的村干部们都前来围观了,他们也想看一看张遥不惜投入百万的东西,究竟长什么样。

货车停下来后,张遥开始组织人手卸货,原本他想花钱找几个卸货工,然而围观的村民们站了出来,并纷纷表示要免费帮忙。

其实他们都明白张遥做这件事的目的为了南山区的村民,所以这种举手之劳的事情,他们自然愿意免费帮忙。

何况村子里面,本来就有互帮互助的传统,无论谁家有事情,各个村小组之间都会相互帮助,从来不会计较付出。

众人的帮忙之下,所有农机很快就都从货车上卸了下来,根据不同的种类分别摆在了村委会门口的广场上。

所有村民都围着这些机器左看右看,试图去理解它的构成和使用方法,不过他们从来没有见过,所以光看是看不明白的。

这个时候王满福站了出来,对着众人喊道:“各位乡亲父老们,你们都先别研究了,退到周围去,阿遥会给你们讲这些工具的用途,以及使用方法,一会儿他还会给你们到旁边地里演示。”

村民们听到村主任的话后,都纷纷听话的退到了广场四周,中间都是摆放着的农机。

这些农机为了方便运输,部分零件是拆解状态,所以使用之前还需要组装。

张遥领着阿步和几个年轻人组装农机,并且每个农机都组装了一台,方便接下来的讲解和演示。

为了腾出空间,除了正在组装的农机,其他的都让人搬进了事先准备好的房子里。

广场上只留下了已经组装好的各类农机各一台,以及没有组装的各类农机各一台。

这样一来村民们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和学习,也可以直观的看到组装和使用的过程。

接下来张遥把农机组装、用途、工作原理,保养方式等等都讲了一遍。

此时现场围观的村民有几百人,他们都安静的听着张遥的讲解,可以看出来他们其实对这件事情很重视。

张遥把基本的东西讲解了一遍之后,便在南洛村附近找了一块地,准备向村民们演示这些农用机器的用途。

只见张遥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拉动旋耕机发动机的拉绳,发动机随之突突的冒出了一阵黑烟,紧接着哒哒哒的声音响彻了整个广场。

张遥推着旋耕机,开着他来到了事先找好的那片地,换上了耕地用的齿轮。

村民们也跟随来到了旁边,他在村民们的注视下,放开了离合器,齿轮开始挠地,板结的地面在转动的齿轮之下,很快变得蓬松了起来。

几分钟的时间,一整块地就被耕好了,地面平整松散,原本在牛耕的情况之下,需要多次翻倒的土地,一次性就达到了可以耕种的标准。

围观的村民们,此刻都露出了惊讶的神情。

一个阿叔站在地里,捧起一把土,感叹道:“机器就是厉害,这一块地要是用锄头挖,一个人至少要得挖一上午时间,这机器居然几分钟就搞定了。”

“别说用锄头挖了,就算是用牛耕,来来回回几趟,也得花不少时间了。”

“这个东西确实好,不用像牛一样每天赶出去放,也不用给他喂草,就是不知道这油耗是多少?”

张遥听到有人讨论油耗,于是便道:“这个的油耗不是很高,你跟一早上的地,可能也就1升~2升油左右,不过具体跟多少亩,得看你们的技巧。

刚开始的时候你们操作的不熟练,可能会更费油,效率也会更低一些,不过随着你们的技术越来越好,效率也会越来越高。”

张遥说完后,一个大叔摸着下巴开始计算了起来,“如果按阿遥刚刚展示的效率来看,一早上应该可以跟上3~5亩左右。

一升油也就几块钱,就算一早上用两升,那也花不了多少钱。

咱们地多一点的可能每家也就五六十亩,少一点的,每家二三十亩,每家全部的地耕下来,邮费也就百来块钱,还是挺划算的。”

这时有人插话道:“虽然油费只需要百来块钱,可买这个机器是大价钱啊,所以成本不能只算油耗,还得算机器的费用。

咱们用牛虽然效率比较低,但那毕竟是自家养的,又不用花钱买,而且它也只吃草,不用花钱。”

这时苏大年来到了人群面前,道:“账也不是这样算的呀,你那个牛需不需要天天去放?需不需要天天给他喂草料?

这个机器又不用天天去放,你放牛的时间就省下来了,可以去耕地,可以去种庄稼。

而且它的效率要比牛耕的还要快上好几倍,把耕地和放牛省下来的时间,多种几茬农作物,再把这些农作物卖给阿遥,你们是不是就可以赚更多的钱了?”

“这么说也有道理,以前咱们从9月份,10月份开始耕地,反反复复要跟到来年开春,一半的时间竟是在地里折腾了。”

苏大年继续道:“你们家里面养的牛,可以卖一条买这个机器,剩余的以后就可以专门养来卖了,不用养大了,也舍不得卖了。

你们要是把这个机器买回去,只需要一个月的时间,那几十亩地就全部耕完了,地耕好之后,你们可以种一季豆子,红豆,黑豆,绿豆都可以,这些阿遥都可以收。

种完豆子之后,再去种稻谷,玉米,花生,一点都不会耽误。”

苏大年这时突然提到稻谷,有人似乎想到了什么,喊道:“这个旋耕机能耕地,那能不能下水耕田啊?虽然咱们地多,给咱们填也不少啊,一样也得花不少时间去打理。”

张遥抬了抬手道:“这个问题问的好,这个旋耕机不仅可以耕地,也一样可以耕田。

以前都是先犁田,再耙田,用这个旋耕机的话就不用那么麻烦了,一次性就可以把田给犁好,比用牛省时省力多了。”

众人听到这话后,讨论的更加激烈了,对旋耕机也有了更高的期待:

“没想到这东西不仅可以耕田,也可以耕地,这也太全能了。”

“牛耕地的时候会累,甚至会闹脾气,这些东西不仅不会累,更不会闹脾气,除非坏了,不然怎么折腾都行。

“这东西确实不错,有了这玩意儿,以后干活可就轻松多了,以前用牛耕地的时候,嗓子都喊哑了,也耕不了几步地。”

牛始终是动物,它不仅会疲惫,而且也有自己的想法,耕着耕着它就走偏了或者不走了,主人一边要挥鞭子,一边还得喊。

有时候遇到耕地的老农,可以听到他的骂声回荡在山谷之间,跟一早上的地就会骂上一早上的牛,都不带停歇的。

牛似乎已经习惯了被骂,扇动着自己的耳朵,依旧我行我素,最后闹得牛也不开心,主人也不开心。

张遥这时道:“你们想试试的也可以上手试一下,自己感受一下用这个耕地的感觉。”

“来来来,我来试试。”

“我也要试试,这看着就好玩。”

村民们听张遥这么一说,立刻就有几个人跑了上来,他们都想试一试这种新鲜玩意儿。

张遥只好道:“大家都别着急,一个一个的来,小心一点别受伤了。”

这旋耕机虽然是干活的工具,但对于男人们来说,它的吸引力不亚于玩具对小男孩儿的吸引力。

不过这种大物件比较危险,如果一不小心出了事故,刮蹭一下算幸运,如果断手断脚,或是伤了性命,那可就真的严重了。

好在村民们也听劝,张遥提醒之下,自觉的排起了队。

张遥从发动机器,再到如何加油门,如何放离合,如何掌握方向和速度,都统统教了一遍。

村民们学习能力很强,上手很快,每一个尝试的人,都只花了几分钟就基本掌握了技巧。

虽然算不上多么熟练,但已经可以单独作业了,之后只需要跟上几亩地,就能熟能生巧,然后完全掌握旋耕机的使用技巧了。

张遥拍了拍刚刚体验过的年轻小伙的肩膀,问道:“怎么样,好不好用?”

年轻小伙笑着满意的点了点头,道:“非常的好用,不仅好用还好玩,发明这玩意儿的人,可真是个天才,咱们这种小梯田以后也可以机械化耕种了。”

其他人也随之接话道:“对啊,以前有些地牛耕都感觉费劲,这玩意儿小巧别致,哒哒哒的开过去就耕好了,真不错。”

“这个东西操控性很好,开在路上的时候可以安轮子,下到地里的时候按齿轮,而且一个人就可以控制,真不错。”

张遥见他们对旋耕机都非常的满意,他接着又拿来了除草机。

这种除草机有一个肩背的发动机,一根手持式的铁杆,一头是刀片,一头连接发动机,发动机发电后给刀片提供动力。

张遥发动了发动机,开始掩饰了起来。

他一边演示,一边道:“以前清除地里的玉米秸秆,田间地头的杂草,都需要用镰刀去割掉。

现在大家可以用这个除草机用来清除地里的秸秆,也可以清除田埂上的杂草,效率非常的高。”

说话间他来到了一片玉米秸秆还没有被清理掉的地里,用除草机一扫,玉米秸秆连同干枯的杂草,在刀片的切割之下,全都倒在了地里。

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,一块地的玉米秸秆就被割倒了,随后只需要把这些秸秆清理出去,旋耕机就可以直接翻地了。

围观的人们惊讶的道:“嚯,这个也不错,这速度也太快了,居然几分钟就割了一块地。”

“阿遥,这个也让我们试一试呗?”

村民们一边夸赞,一边纷纷上前要亲自尝试。

他们尝试过后纷纷道:“这个除草机的用处,一点也不比旋耕机差,这东西太实用了。”

“这东西不仅可以除草,还可以砍秸秆,真的是太方便了,有了这些东西以后就不需要用镰刀一点一点的割了。”

“以后收完玉米就用除草机砍玉米秸秆,砍完了玉米秸秆,就用旋耕机耕地,这两个配合起来简直就无敌了。”

此刻他们对这些农机都表现的爱不释手,恨不得立刻一人买一台回家。

这时村民发现了还放在一旁的油锯,他们把张遥拉过来后,指了指油锯期待的道:“阿遥,这玩意儿你也演示一下呗,你说这玩意儿能砍木头,到底是怎么砍啊。”

这个时候电视上还没有开始播放《熊出没》,否则大伙不可能不知道这个东西的使用方法。

张遥二话不说拉动了油锯的发动机拉绳,发动机启动后,他左右看了看,发现地旁边有一棵干枯的树。

他抬着油锯就来到了树旁边,按住油门,几秒钟就把一颗碗口粗的树给锯倒了。

树倒下之后,他又用油锯把它锯成了一段一段的柴,整个国产甚至都不到两分钟。

张遥感觉这棵树太小了,又找到了一根放在路边的木头,这个木头比人的大腿还要粗许多,他抬起油锯就锯了起来。

不到五分钟的时间,这根五六米长的木头,也被切成了一段一段的短木头。

围观的村民们看到这一幕,都看的目瞪口呆了,他们可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玩意儿。

他把油锯熄火后道:“这个东西叫油锯,你们要砍掉田间地头的树的时候,或者是要砍柴的时候,用这个它就会非常的方便。

以前你们要砍几天的木柴,用油锯砍的话,一天的时间就搞定了,省时省力,又方便。”

村民们接过了张遥手中的油锯,立刻亲自尝试了起来,确实如张遥所说,非常的方便好用。

“阿遥,得亏你把这东西拉到咱们村来,不然估计再过十年,咱们也用不上这些东西。”

“阿遥,你这回可是办了一件天大的好事儿,只要有了这玩意儿,咱们在南山区的发展起码比其他村快了十年。”

“可不是嘛,咱们南山区的人都应该好好感谢你,这东西太有意义了,真正的解放劳动力。”

“这确实是一个大贡献,村里怎么也得表示表示,一会儿大伙给王主任提一提意见,必须让村里给你颁一个奖。”

张遥瞬间被夸的有些不好意思了,忙摆了摆手道:“你们这说的太夸张了,我又不是免费送给你们,这就是一个互惠互利的过程,我解决了大家的需求,大家让我赚到了钱,完美的一个生意。”

村民却摆了摆手,道:“这不是这样说的,你做的这个事,是一个非常有建设性的事情,不能只从生意角度去看它,这是咱们能不能把日子过的越来越好的关键。”

张遥到目前为止做的所有事情,都很有意义,都对南山区的经济发展有积极的作用。

虽然目前惠及到其他村小组的项目还不多,但村民们从收香菇、木耳、白参,以及农产品的时候也赚到了一些钱。

张遥摆了摆手,道:“你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把这个机器买回家,然后把干活的效率提高起来,过些日子我弄一些农作物的种子给你们,开春之前中一季,到时候我和你们收。”

虽然赚到的比者多村和南洛村来说少的多,但也让他们看到了更多的希望,知道只要张遥还在做事情,早晚也会有他们赚钱的机会。

不过他们现在说的这些即便是事实,但对于张遥来说,有种被拍马屁的感觉。

毕竟他现在做的这些事情,虽然确实是为了村民们,为了南山区的发展,但从来都不是为了得到他们的感谢。

如果真的说是为了什么?那肯定是为了把蛋糕做大,让他可以更好的利用到村民们的劳动力,提升他们的效率,提升他们的价值,从而赚到更多的钱。

以前牛耕人种的时候,忙着处理田里的秸秆,忙着翻地,忙着耕田。

然后正月份村民们开始育秧苗,三四月插秧种水稻,五六月份种玉米。

因为效率太低,一年到头都在忙碌,却从来都没有什么空闲的时间,生活条件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提升。

南山区冬季海拔高的地方会下雪,但有些村小组在海拔比较低的地方,冬季温度也比较高,可以种一茬作物。

有了农用机器,省下整理土地的时间,今年十一二月份种下去一批农作物,等来年三四月份收获,也不耽误五六月份种玉米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