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8章 那就派兵去‘请’(1 / 1)

加入書籤

约莫半个时辰后,董昭和贾诩联袂踏入宣室殿。

“臣董昭(贾诩),拜见陛下。”二人齐声行礼。

刘协轻抬了一下手,示意二人起身。

稍后,他便把不久前的决策一一陈述。

董昭捋着胡须笑道:“陛下圣明。弘农杨氏乃关中大族之首,只要他们带头献出隐匿人口,其余家族也不敢公然违抗。

至于盐铁官营之策,先在长安周边试行,即便有人反对也掀不起什么风浪。”

刘协不置可否,目光却转向了贾诩。

“文和,你以为如何?”

贾诩捻了捻胡须,微微欠身,声音低沉而清晰:“此怕未必。”

短短四字,却让殿内气氛为之一凝。

董昭眉头微皱,却未生气:“文和可有高见?不妨直言!”

贾诩见刘协点头,神色变得严肃:‘’陛下,长安有陛下坐镇,诸族自然俯首听命。但关中其他郡县……”

他顿了顿,“早已是国中之国,政令不出长安。陛下欲要在关中全面推广两政,势必要对诸郡官吏改革换面。”

董昭面色凝重的点点头:“陛下,臣以为文和所言甚是!天下诸州郡皆是如此,不遵上命,向来自行其是!”

刘协敲着御案,心思转动。关中几郡中京兆尹是裴茂,而左冯翊郡太守是种辑。

种辑此人性格刚烈、忠心汉室,有他主政左冯翊,再有朝廷作为后盾,相信是没有问题的。

关键是弘农郡和右扶风郡,弘农郡有弘农杨氏,刘协已经做好了安排,而右扶风郡?

思虑至此,刘协已经明白了贾诩话中深意。

若是右扶风郡出了动乱,定会波及整个关中,西凉韩遂及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定会蠢蠢欲动。

他是绝不会允许出现这种情况。

刘协抬头望着贾诩,见其眼中闪着莫名的笑意,心头微动:“想必文和心中已有良策,朕愿闻其详!”

贾诩回道:“陛下,先秦据关中而一统天下。陛下欲中兴汉室,必先掌控整个司隶,而关中乃重中之重。”

刘协眼中闪过一丝赞许:“文和此言深得朕心。高祖据关中而败项羽,创我大汉四百年基业。如今朕欲效仿先祖,必先稳固关中。”

贾诩微微颔首:“陛下明鉴。欲定关中,首在弘农与右扶风二郡。弘农已有对策,而右扶风……”他故意拖长了音调。

刘协抬了一下手:“文和不必顾虑,直言便是。”

贾诩答道:“欲定右扶风,需双管齐下!”

刘协笑道:“朕就知文和胸有成竹,你且说说!”

贾诩笑了笑:“陛下可知,右扶风大族林立,比如韦氏、马氏、苏氏、耿氏、法氏等,而且均是盘根错节!

其中韦氏为右扶风首族,势力庞大,况且,如今的右扶风太守就是韦氏家主韦端。”

董昭捋着胡须,眉头微皱:“陛下,臣记得孝桓帝时曾制定‘三互法’,其中有一条就是本籍回避,韦端身为右扶风人,怎能担任本郡太守?”

刘协也是心中不解,目光转向贾诩。

贾诩笑道:“此是陈年旧事,李傕和郭汜乱政时,羌胡叛乱,时任凉州刺史的韦端迫于无奈逃回右扶风。

朝廷本欲治其罪,但韦端与前太尉马日磾乃是姻亲,经马日磾周旋,朝廷非但没有治其罪,反而是任命其为右扶风太守!”

刘协面色一沉:“这么说,前太尉马日磾有徇私之嫌了?”

“陛下,此事也不尽然!”贾诩微微摇头。

“哦?此话怎讲?”

贾诩轻叹一声:“天下大乱,权臣当朝,政局动荡,朝中诸臣皆是只顾自保,马日磾保韦端任右扶风太守,实则是为了护全家族而已!”

说到这,他又苦笑道:“就连臣为了家人安全,也是不能免俗!”

刘协的神色变缓:“好吧,不过听文和话中之意,右扶风已经形如韦氏的私产?”

“正是如此!”贾诩点头。

董昭沉吟半晌,说道:“如此看来,韦氏在右扶风已成尾大不掉之势!”

刘协不置可否,反而笑道:“不过,朕却知一句话,就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,韦端把右扶风郡据为私有,想必定有人反对!”

“陛下明鉴!”贾诩躬身赞道,“韦氏虽强,马氏也是不弱,前有大儒马融,后有马日磾,皆是名动天下!”

“不过……”贾诩有些犹豫,最终微微叹道:“如今马氏对朝廷却有些意见!”

刘协微怔:“文和说的是……马日磾之死?”

“陛下果然是心思敏锐!”贾诩恭维了一句,“马日磾由太尉转为太傅代表朝廷出使关东,却在袁术的欺凌下受尽屈辱而死。

可当时朝廷由李傕和郭汜掌控,二人为笼络袁术,遂置马日磾之死而不顾,反而对袁术大加褒奖!”

刘协默然,贾诩刚才所说,他也是略知一二,只是未想会是如此结局。

董昭此时也是恍然:“陛下,臣已明白文和之意,若朝廷要彻底掌控右扶风,势必要调走韦端打压韦氏而笼络马氏。”

刘协点点头:“无论如何,马日磾乃是大汉忠臣,朝廷不能让忠臣蒙冤!朕自会下诏荫泽其子嗣,并给其追谥!至于韦端……”

他冷笑一声:“立即下诏征其入朝,朕要见见这位历经风雨不倒的封疆重臣!”

“陛下,可若韦端不奉诏?”董昭问道。

刘协挥了一下衣袖:“伏波将军马腾不是屯兵郿县吗?若韦端不来,那就让他派兵去‘请’!”

董昭立即闭嘴不言。

贾诩却是笑了笑:“若陛下信得过,臣愿往右扶风走一遭!”

刘协诧异的看着贾诩,这位向来明哲保身的谋士竟主动请缨。

稍作沉吟,他轻轻颔首:“也好,有文和在,朕便放心了!只是……”

话锋一转,他语气转为关切:“此去恐有危险,朕派羽林郎关平领部分禁军护你周全!”

贾诩深深一揖,内心有些触动:“臣,领旨。”

决议定后,贾诩和董昭拜辞离去。

刘协看着二人离去,顿觉得索然无趣。

他本以为关中鼎定后,清缴隐匿百姓和推行盐铁官营之策定会顺理成章,谁知却是一波三折。

这时,穆顺上前小声道:“陛下,天色一黑,陛下还是早些休息吧!”

刘协漠然的回头,看着满脸忧色的穆顺,面上浮起一丝笑意。“好吧,今日朕听你的!”

穆顺心中一喜,连忙吩咐外面准备御辇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