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9章 ‘马记’风云〔2〕(1 / 1)
待掌柜和店伙计离去,关平耐不住性子上前问道:“贾公,您怎知……”
法正笑着打断:“关羽林郎可是想问贾公如何判定这家旅店属于茂陵马氏,又如何确定马氏家主在此?”
关平被说中心事,脸色微红:“你……你既然知道,那你说说看!”
法正眼珠一转:“我若答出,你当如何?”
关平昂起头:“你若答对了,待回到中都,我便请你去最好的酒楼——香月轩!”
“好!一言为定!”法正大笑了起来,随即转向贾诩,“贾公,请您做个见证!”
贾诩何等身份,自然不会参与两个小辈的赌约,只是微笑不语。
法正也不管贾诩有没有同意,又朝关平说道:“若我没有说出,我就请关羽林郎去你所说的香月轩!”
“哼!那你就说吧!”关平催促道。
法正手指匾额上的“马记旅店”,笑道:“首先,这家旅店规模庞大,非是一般人所能经营。再者,以‘马记’命名的,其绝对是豪族产业。而槐里附近的马氏豪族,唯有茂陵马氏。”
关平闻听,见贾诩微微点头后,撇了撇嘴,不甘心的追问:“那马氏家主在此又如何解释?”
法正却伸出右手的食指,自得的一笑:“很简单,无非就是一个‘诈’字!正所谓'虚则实之,实则虚之'。
贾公一言既出,对方若有隐瞒,必露破绽;若无隐瞒,亦无损大雅。”
“诈?”关平心中恍然,可最后想起要请客的承诺,不由得苦了脸。
他作为羽林郎,秩级是比三百石,每月的俸禄不过是两千钱和八石谷。而去一趟香月轩,最低消费也要五百钱以上。
仿佛瞧出关平的心思,法正似笑非笑:“怎么?堂堂的天子亲军关羽林郎想要赖账?”
“哼!”关平脸色涨的通红,赌气道:“我关平说话算话,绝不食言!”
马记旅店后院,内堂。
自仆人来报耿纪和皇甫郦来访,马严便决定直接与二人相见。
耿纪,字季行,右扶风茂陵人,是光武中兴云台二十八将耿弇的后裔。
耿氏世代将门,但如今已趋衰落。
所以至今为止,他仍是一白身。
虽然如此,但他仍是胸怀大志,只是一直苦于没有机会。
耿纪和皇甫郦进来后,二人与马严、马敦兄弟一番见礼。
对于马严在此,二人并没有什么反应,仿佛早已料到一般。
在分宾主落座后,几人寒暄了一番。
马严作为主人,淡淡笑了笑:“二位来此,可是有什么要事?要是叙旧,不急于这一时!”
耿纪和皇甫郦对视一眼,耿纪性情直率,直接抱拳道:“马公,你我都是多年的交情,咱们明人不说暗话,如今韦端相邀,意欲何为,想必您心中早有计较。”
马敦眉头一皱,刚要开口,却被马严眼神制止。
马严轻抿了一口茶,语气平静:“那季行的意思是?”
耿纪直视马严,毫不避讳:“右扶风以韦氏为尊,马氏次之,如今朝廷要推行两政,马氏是附和韦氏?还是另有打算?”
马严微怔,没想到耿纪这么直接,但想到其性情,心中随即释然。
他沉吟片刻,问道:“那以季行之意,又该如何抉择?”
耿纪突然站起来,朝长安方向郑重的一拱手:“天子秉政,朝廷渐振,我等忠汉之士理应紧随天子步伐!”
“哼!你倒是说的轻巧!”马敦面露讥讽,“天子推行两政,那是要撅我们士族的根基!难道你耿氏甘愿交出那些隐匿的百姓和盐铁之利?”
“这有何不可!”耿纪反唇相讥,“你说的那些本就属于朝廷,诸族占为己有,才是在撅大汉的根基!”
“你……真是荒谬至极!”马敦一时气急,脸色憋的通红,随后恨恨的瞪着耿纪,“你好歹也是大族耿氏出身,怎么如此迂腐?”
“迂腐?”耿纪轻笑一声,随后转身朝上首的马严一拱手:“马公,恕我冒昧,听闻季长兄之意,马氏这是要附和韦氏与天子对抗了?”
“那不是对抗,而是以有道反无道……”
“够了!”马严突然低声喝道,怒视马敦:“我马氏世代忠良,怎可说出如此悖逆之言!”
马敦自知自己也是一时心急说错了话,心虚的低下头去不再言语。
见马敦服软,马严长叹一声,随后转向耿纪:“季行,耿、马乃茂陵大族,世代姻亲,不必闹得如此之僵!”
他顿了一下,“不过,话已说到这个份上,老夫也就直言了。天子欲在关中推行两政,确实对诸族不利,可我马氏以忠义传家,自不会做出那悖逆之举。
只是要具体如何,老夫一时也无法给予你答案。毕竟兹事体大,不得不慎!”
耿纪神色稍缓,由衷的拱手道:“马公既然这么说,我也就不多言了……”
话音未落,就见一名马氏仆人在堂外徘徊。马严眉头一皱,随即轻轻点头。
那名仆人连忙进来施礼禀道:“家主,前堂掌柜来报,说是店里来了一群外地人……”
话未说完,马敦逮住机会斥道:“这种小事还要向家主汇报?前堂掌柜是怎么做的!”
仆人吓得连忙跪伏在地,心里更是不停的大骂前堂掌柜。
“好了!”马严脸色微沉,“季长,你对一名仆人大呼小叫、如此失态,不觉得有失身份吗?”
“二兄……”
马严摆了摆手,随后缓和了脸色,看向那名仆人:“说说,前堂到底出了什么事?”
仆人颤颤巍巍的回道:“家……家主,有一自称姓贾的老先生,说是您的故友……”
“姓贾的故友?”马严微微皱眉。
正当他思索间,一直未说话的皇甫郦却是惊呼道:“莫非来者是贾公?贾文和?”
马敦心中一惊:“怎么可能?贾文和不是在长安侍驾……”
他突然戛然而止,转头看向马严,眼中闪烁着震惊:“二兄,莫非真是贾诩?”
马严苦笑一声:“除了他还能是谁?速去迎接……不!老夫亲自去!”
不多时,马严、马敦、耿纪和皇甫郦走出后院来到前堂。
耿纪和马敦没有见过贾诩,但马严和皇甫郦却是熟悉,尤其是皇甫郦,更是与其关系甚密。
皇甫郦一眼就认出了贾诩,禁不住神色激动,率先疾步走出上前深深一拜:“皇甫郦,拜见贾公,未想能在此地能与贾公相逢!”
贾诩看着突然出现的皇甫郦,心中顿时涌起了无数记忆。
他上前一步扶起皇甫郦,细细打量之下,眼中亦有一丝感慨:“我竟未想到,你还能活着,真是天佑我汉之忠良!”
皇甫郦,字士安,出身安定大族皇甫氏,是名将皇甫嵩之侄。
兴平二年,李傕和郭汜争斗于长安,他奉天子命劝谏李傕和解,因言辞过激遭李傕怀恨在心,被李傕派人追杀。
皇甫郦顺势起身,声音甚至有些哽咽:“劳贾公挂念,在下侥幸逃脱至茂陵被耿纪所救,所以逗留至此!”
这时,马严、马敦和耿纪走了上来。三人不敢怠慢,恭恭敬敬的行礼拜见。
毕竟贾诩名满天下,如今又是官至侍中,身份尤为尊贵。
贾诩安抚了一番皇甫郦,面上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,朝马严拱手:“马公,我冒昧来访,还请见谅!”
马严摁下心中的许多疑问,谦恭的回道:“贾公言重了,实是未有料到。不过此地非谈话之地,不如进店一叙?”
贾诩微微一笑:“正有此意!”
稍后,马严盛情邀请贾诩入内,马敦、皇甫郦、耿纪和法正跟随。
至于关平,则是领着数十禁军在马氏仆人的引领下,暂时去安置随行的马匹。
后院,内堂。
众人入内后,马严邀请贾诩上座,贾诩对此没有任何谦虚,径直走向上首之位,坦然落座。
这种反常的举动,让马严、马敦、皇甫郦和耿纪皆是一怔。
就连随行的法正,此时也是面露诧异。
顷刻间,堂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起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