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再解党锢(1 / 1)

加入書籤

刘协见状,也是一时默然不语。

李膺!是孝桓、孝灵两朝如日中天、名震天下的党人领袖!曾被誉为“天下模楷”!

“荀氏八龙”之一的荀爽甘愿为之执鞭驱车,更是为此自豪不已!

就是这么一位海内名儒,却是深陷于党锢之祸。他最终被逮入黄门北寺狱,惨遭酷刑拷打而死!

其妻子儿女被流放边陲,门生故吏及其父兄子弟,皆被禁锢终身,不得为官!

这些都是前朝旧事,牵扯到皇权与士族之争。至于其中是非曲直,并非是简单的对错可以评判。

作为当今天子,刘协深知那段历史的沉重与复杂,他无法评价。

至于李坚能够幸存下来,又是如何进入宫中做了内侍,他既不知晓,也不想去深究。

看着伏在地上哭泣声小些的李坚,他轻叹了一口气,“好了,你且起来吧。先帝在时,已经下诏解除党锢,赦免禁锢之人。往事已矣,你无需再为此耿耿于怀了!”

他顿了顿,看着李坚艰难地站起身,又问道:“如今党锢已解,禁令全消,你的家人可还在世?可还有联系?”

李坚抬手,用袖子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,神情变得更加黯然:“陛下,奴婢如今已是残缺不全之人,苟活于世已是蒙羞,哪里还有脸面去见族人?

奴婢只记得……幼时在洛阳城中长大,后来便遭了难,被去势……送入了宫中。”

颖川李氏,世代公卿的清流名门,出了一个阉人宦官,这本身就是对门楣最大的玷污!他活着,便是家族的耻辱柱!

刘协闻听,沉默地点了点头。

这时,李坚收拾好了心绪。

他抬眼小心观察了一下天子的神色,见其面色温和,便鼓起勇气再次说道:“陛下,奴婢尚有一言,关乎社稷,不知……当讲不当讲?”

刘协有些诧异,随后笑了笑,“今日你能坦诚相告,朕心甚慰。你既然有言,那就说吧。不光今日如此,以后也是如此。”

李坚心中一暖,谢恩之后说道:“陛下,虽然党锢之祸已解多年,但是其留下的余毒至今还在!

比如前番在弘农授首的陈皮,其祖父便是前太尉陈蕃公!陈公与祖父同遭党锢大难,惨死狱中!

陈皮此举,固然悖逆,但是其心中的怨愤,未尝不是源自祖辈蒙冤、家族凋零之痛!”

他抬起头,恳切地看着刘协:“陛下!像祖父、陈公这些因党锢而家破人亡、流离失所的名臣大儒之后,天下间尚有不少。

这些人,或隐于市井,或散于四方,心中对朝廷充满了怨念,这是极其不利于朝廷凝聚天下士人之心!”

刘协心思电转,很快便明白了李坚的深意,点头赞道:“你说的极为有理!这是金玉良言!为了消除旧怨,凝聚人心,使天下士人归心,朕确实需要再次下诏!

不仅要重申解除党锢,更要追谥褒扬那些罹难的忠直之臣,抚恤其尚存的后裔!让天下人都看到,朝廷不忘忠烈,不负义士!”

“陛下英明!”见天子采纳了自己的建议,李坚脸上露出一丝释然,由衷的赞道。

稍后,他收敛好情绪,重新恢复了作为小黄门应有的恭谨姿态,上前一步,轻声提醒道:“陛下,时辰不早了,陛下为国事操劳整日,也该回宫歇息了。”

刘协恍然回神,抬头望了望天色,叹息一声,“也罢,是该回去了。”

“那……陛下今夜是去邑宁宫?还是其他?还是回太极宫安歇?”

刘协略作沉思,最终淡淡道:“邑宁宫暂且不去了。摆驾……永乐宫吧,朕也许久未曾去看看婉儿了。”

“唯!”李坚心头了然,随即转身,高声传令:“陛下有旨——摆驾永乐宫!”

………

永乐宫,宫内灯火通明。

董贵人独坐在榻边,眼神怔怔地望着跳跃的烛火,眉宇间尽是挥之不去的黯然。

天子銮驾回中都已有段时间,先是邑宁宫,接着是永和宫、永平宫。

那象征着无上恩宠的御辇,偏偏绕过了她的永乐宫。让她夜复一夜,独守着这份难言的孤寂与清冷。

她心里很清楚。天子这如此刻意的疏远,根子就出在她的父亲安集将军董承身上。

可她是深宫妇人,更是深知天子的脾性。她一个后妃,又能说什么?劝什么?只是徒增烦恼罢了。

前几日董承又派人传话入宫,字字句句要她务必尽快承沐君恩,绝不能落于皇后和那几位美人之后!否则……他们父女的前程地位,怕是岌岌可危。

想到这些,董贵人心中泛起一丝苦涩。

承恩?她连天子的面都见不着,这恩宠从何而来?她无奈的叹了口气。

睫毛微微抬起,她下意识的望向殿门外。夜色阴沉,廊下寂静,此时连一丝风动都没有。

那点微弱的希望瞬间熄灭,脸上布满了失望之情。

她正要开口,命垂首侍立在侧的宫女伺候她就寝,忽听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。

“贵人!贵人!”女御长甄氏几乎是跑着进来,脸上是掩不住的狂喜,“大喜事!陛下……陛下的銮驾正往永乐宫这边来了!”

“什么?”董贵人猛地站起身,心里太过激动,几乎让她站立不稳。

她下意识的就想往外迎,脚步刚动却又顿住,慌乱地抬手抚向鬓边,“快!替我梳洗……”

“贵人,来不及了!”甄氏急得直跺脚,“銮驾很快就要到了,还是速去接驾要紧!”

“好!”董贵人深吸一口气,飞快地整了整衣襟发钗,便疾步向外走去。

刚踏出宫门,便见内侍掌着的宫灯已照亮了宫道,天子的御辇恰在此时稳稳停在了永乐宫前。

董贵人连忙屈身,深深下拜,压抑住内心的激动:“臣妾恭迎陛下!”

御辇上,天子刘协抬手示意。随侍的李坚立刻高声道:“落!”御辇稳稳落下。

刘协在李坚的搀扶下步下御辇,目光落在屈身行礼的董贵人身上。

看着董贵人明显清瘦的面庞和微红的眼眶,他暗自叹了口气,可面上却浮起温和的笑意:“好了,朕来了。今夜,就宿在你这永乐宫吧。”

董贵人闻言,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。她顺势起身,顾不得周围侍立的宦官宫女,一头扑进刘协的怀抱,喜极而泣起来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