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4章 今日才知,天下竟然有如此犀利之火器(1 / 1)
可是,代善和莽古尔泰为什么不来找他多尔衮合作?
难道是觉得他多尔衮太年轻,不值得共事?
多尔衮有些羞恼。
同时,他的心中快速盘算着,想着他们两白旗在这种情况下,如何才能得利。
父汗在世的时候,多尔衮和多铎兄弟,原本是属于两黄旗的。
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领正黄旗,是正黄旗旗主。
但是,皇太极继位之后,为削弱宗室权利,将他所领的两白旗,跟两黄旗对调。
多尔衮、多铎兄弟,就变成了两白旗。
之后皇太极又找借口,贬阿济格,让多尔衮领正白旗。
皇太极这样做,并非重视多尔衮,而是因为多尔衮、多铎兄弟当时年少,只能听皇太极的。
阿济格已经成年,且有军功,不利于皇太极集权。
多尔衮年纪渐长之后,对于皇太极打压他们兄弟,随意将两黄旗变为两白旗,感到十分不满。
八旗内部,也是矛盾重重。
只不过,皇太极带领他们对大明作战,屡屡得胜,每次都能掳掠回大量人口、钱粮,占领大片土地。
巨大的收益,把各旗之间的矛盾暂且压制了下去。
多尔衮原以为,这次皇太极带领大家对关外明军作战,在扫清关外明军之前,几个贝勒会以大局为重,各旗之间会比较安分。
没想到,竟然有人突然发难?
“坚守营寨!”
“派人去联络多铎,告诉他,盛京有变,不要轻举妄动,紧守营寨,等待时机。”
多尔衮迅速做出安排。
他的神色,有些复杂。
多铎跟他是同父同母,都是阿巴亥所生。
老汗努尔哈赤死的时候,皇太极为牵制代善,控制阿巴亥的三个儿子,逼死了阿巴亥。
当时多尔衮和多铎都还年幼,阿济格孤掌难鸣,势单力薄,无法与皇太极抗衡,只能任凭母亲被逼自缢。
多尔衮为此,一直怀恨在心。
只是,多铎跟多尔衮表面上是亲兄弟,是利益共同体,联合对抗皇太极,共享情报,军事策应。
但多铎暴烈嗜杀,而又沉迷享乐,外面甚至有人称他“疯贝勒”。
他们两兄弟之间,多有利益争执。
多尔衮一直视多铎为大威胁。
可不管怎么说,在面临大事的时候,两兄弟必须要齐心协力,否则,可能会被人吃得连渣都不剩。
传令的游骑打马出营。
浑河大营忙碌起来,将士们纷纷披甲。
多尔衮掌火器营,军中多有使用火铳的,以三眼铳、鸟铳为主。
还有佛朗机炮。
现在都进入备战状态。
沈阳城方向,官道上尘土蒸腾。
有大军过来了。
远远就看到有赤黄两色旗飘扬。
一群群士兵,穿的竟然是灰色军装……不见披甲。
胯下骑的,不知是铁驴还是铁马,嗷嗷叫着,狂奔疾驰而来。
大营之中,自然是一阵躁动。
多尔衮也是吃了一惊,脊背一阵阵发凉。
他年纪虽然不大,但是,久经战阵,哪里见过这样古怪的骑兵?
这……显然不是八旗大军啊。
莫非他方才的猜测,都是错的?
这支大军,不知是神是鬼,竟然能骑着铁驴狂奔。
但他在军阵之中,自然没有被吓住的道理,立刻下令,火器营准备迎敌。
同时下令,正白旗大军,在营门后方披甲列阵。
一旦敌人被火器轰炸,军阵稍显混乱,多尔衮就会亲率大军,开营门杀出去。
他们正白旗,历来都是野战杀敌,把敌人堵在城中不敢不敢出来。
哪有被敌人堵在营中的道理?
不管对面是何方妖孽,多尔衮不信,这一刀下去,还能砍不死对方?
正白旗勇士的一支重箭,莫非还能射不死他们?
对面,马友松手持望远镜,观察敌营。
他一眼看到女真大营中正在填装的火炮。
马友松立刻一声令下,迫击炮、掷弹筒……全都集中起来,先打掉敌人的火炮。
立刻,一轮轮密集的炮弹落下,正白旗大营中,火炮阵地被炸了个稀巴烂。
操作火炮的兵丁,中弹惨叫。
火炮被炸得从炮台上翻滚下去……
炮弹爆炸的轰鸣声震耳,地面震颤。
正白旗大军看着,纷纷变色。
火炮阵地被摧毁之后,迫击炮、掷弹筒方向调整,瞄准营门后面列阵的大军。
多尔衮这时候也反应过来,大吼着:
“散开!都散开!”
“开营门!”
“各牛录重骑集中在前冲阵!”
“冲!”
多尔衮不知道敌人是如何能把那么多大炮运过来的。
那开花弹的威力,太也大了。
明军擅用火器。
但他跟明军打了这么多年仗,即便是明军,也没见有这么犀利的火炮的。
刚才那一阵炮击,幸亏是落在炮台上。
若是落在他的军阵之中,怕是刚刚聚集起来的大军,就要全军覆灭了。
多尔衮手下正白旗皆是八旗精锐。
但仓促之间,也不是说聚,就能聚得起来的。
从他下令到现在,已经有五个牛录赶到营门后面,披甲列阵。
足够了。
多尔衮等不及了。
他觉得,这天下能挡住他们正白旗五个精锐牛录冲锋的,怕是不多。
“主子有令,开营门!”
“冲!”
营门嘎吱吱打开。
五个牛录,重骑凑起来近百骑,集中在一起,马蹄践踏地面,隆隆作响。
后世大清自称骑射天下无敌。
事实上,此时后金真正的骑兵数量并不多,骑兵战斗力也不算强。
女真重骑,甲胄重量在三十斤左右。
而同时期关宁铁骑,甲胄重四十多斤。
且女真每牛录,重骑不过十几骑而已。
若是同等数量对战,关宁铁骑不会输给八旗骑兵。
可惜的是,关宁铁骑实际只有数千人,都是辽东将门家丁。
而后金八旗有披甲兵二百七十八个牛录,四万多战兵。
还有蒙古附庸兵力一万多骑,汉军乌真超哈数千人。
最重要的是,女真人可以凭借骑兵优势,迅速调集大量兵马,集中优势兵力,歼灭明军各部。
大明从全国看,兵马自然是更多,不知道比女真人多了多少倍。
但大明没有钱粮,也没有全国调动兵马的能力。
如果大明能够如臂使指一般,随意调动全国兵马,进行大兵团作战,早就把后金夷为平地了。
此时,多尔衮调集了五个牛录的兵马,近百重骑集中起来,进行冲锋。
这近百骑,个个身披双甲,棉甲外又有锁子甲,人马都披甲,手中各种兵器都有。
两侧,又是数十轻骑分出,马速极快,朝着对面奇怪的铁驴旗子军包抄过去。
这是轻装弓骑,并不冲击敌阵,而是靠着马速,在敌阵外围掠过,用弓箭骚扰敌阵,引起敌阵混乱,为重骑冲锋创造条件。
随之而来的,就是重骑冲锋。
重骑数量不多,但是,能撕开敌阵。
然后,就是重装步兵压上来……
多尔衮脚踩马镫,在马上站了起来,看着前方。
对面那支大军,火器不少,但是,没有披甲。
只要手下勇士顶住一阵炮火,冲到跟前,定然一个照面,就能将他们击溃。
乒乒乓乓。
密集的枪声响起。
冲锋的骑兵,如同割麦一样倒下。
嗵嗵嗵嗵。
一枚枚炮弹飞起,划过一道道弧线,落入冲锋的骑兵阵营中。
轰然爆炸声中,重骑人仰马翻。
乒乒乓乓。
枪声还在继续。
两侧轻骑,还没靠近就遭到迎头痛击,纷纷坠马。
冲锋的重骑,甲胄似乎完全不起作用,只要中弹,就惨叫着坠马。
更有战马中弹,翻滚倒地……
密集如狂风骤雨一般的铳子,伴随着一枚枚开花弹轰炸,骑兵的生命就这样被廉价收割。
后面的步兵方阵,遭到弹雨打击,成片惨叫着倒下。
前面的骑兵,已经被打懵了。
残余的轻骑吓破了胆,不敢再靠近那支铁驴旗子军,拼了命地打马往远处跑,甚至连旗主在后面督战,也顾不上了。
重骑折损大半,剩下的人也不敢再重逢,一拉马缰,向战阵两边逃去。
他们还剩着仅存的理智,让他们没有直接调头,去冲击自家军阵。
但结果没什么区别。
五个牛录,一千多披甲兵,面对步枪攒射,加上迫击炮和掷弹筒的狂轰滥炸,仅仅片刻时间,就彻底溃败了。
靠冷兵器去冲击装备热武器的军队,简直就是送死。
步枪子弹强大的冲击力,能把人的脑壳直接掀翻;命中胸口,就留下一个血窟窿……
所谓的甲胄,在步枪子弹面前,跟不穿衣服没什么区别。
看着身边同伴惨死,看着子弹和弹片轻松洞穿甲胄……给人心理上的冲击力,简直是太强了。
八旗兵并不是悍不畏死。
他们之所以作战勇猛,是因为身上甲胄质量好,而且,胜仗多,知道自己不会死。
一旦制造自己会死,他们的战斗意识就会迅速消磨,以致于崩溃……
大营中,刚刚又有一个牛录赶过来,就发现前军已经溃了。
大营外,漫山遍野都是溃散的正白旗披甲兵。
密集的枪声激烈。
曾经显赫一时的披甲兵,此时都成了靶子,跑着跑着,就中弹一头栽倒。
事实上,这些溃兵根本就没地方跑。
正白旗驻守浑河渡口,大营是依河而建。
这原本在一定程度上,是皇太极对多尔衮的制约。
浑河大营东边是浑河,西边是盛京城。
两白旗驻扎于此,附近又有两红旗驻守,互相制约。
皇太极无论如何也没料到,会有一支军队,绕过盛京城,从盛京城方向,袭击多尔衮大营。
马友松部把盛京方向的道路锁死,溃军只能逃回大营。
马友松部并不急着冲锋。
正白旗虽然败了一阵,但有大营做依托,主力未损。
防卫团没有披甲,若是冲锋近战,对防卫团不利。
马友松部缓缓向前推进,靠着迫击炮和步枪射程的优势,远距离打击正白旗披甲兵。
迫击炮、掷弹筒一轮轮轰炸,把大营炸了个稀巴烂。
防卫团战士散开,各自找到防护,不急不忙地瞄准目标,开枪……
大营中来回乱窜的披甲兵,一个个被点名式击毙。
偶尔有悍不畏死的,想要组织反冲锋,结果自然是被枪击炮轰,很快溃散。
有人开始过河逃跑。
浑河上没有桥梁。
因为女真人没有建造大型桥梁的能力。
他们渡河,主要使用独木舟,或者羊皮筏子等。
马友松自然不会放任他们逃走,立刻下令迫击炮轰炸。
一个个羊皮筏子被炸翻,筏子上的士兵落水。
也有的羊皮筏子成功渡河,逃到对岸。
有人开始逃跑,大营里人心顿时散了。
马友松见状,抓住机会,一声令下:
“司号兵,吹冲锋号!全军冲锋!”
司号兵大声答应,昂首挺胸,吹响冲锋号:
“嘟嘟嘟—嘟嘟—嘟嘟嘟——嘟嘟—嘟嘟嘟—嘟—”
嘹喨的号声响起。
“杀——”
顿时,喊杀声震天。
防卫团战士们端着刺刀,大吼着向着大营冲去。
一面面两色旗,迎风招展。
战士们义无反顾,气势如同排山倒海一般。
战斗进行到这时候,胜负早就已经分了。
正白旗大营,被炸得稀巴烂。
伴随着大营主将过河溃逃,大营里人心惶惶,失去了斗志。
看着冲上来的防卫团战士,大多数人都是惊恐无比,只知道逃跑,受惊之下,许多人甚至直接往河里跳。
有人想要反抗,立刻遭到枪击。
防卫团战士都是接受过操练的,冲锋并非胡乱冲锋,而是三人一组。
对敌的时候,也是三人一组。
发现有敌人要使用弓箭的时候,先一步开枪击毙对方。
有冷兵器当面拼杀的,也是三人联手,刺刀杀敌。
刺刀刺杀,杀敌效率是很高的。
如同秋风扫落叶一般,正白旗大营begin占领。
多尔衮很倒霉。
他坐着羊皮筏子,在几个白甲兵的护卫下,试图渡河逃跑。
结果,一枚迫击炮弹落在旁边,爆炸掀起的波浪,直接把羊皮筏子掀翻。
多尔衮落水。
他穿着厚重的棉甲,直接沉底,险些淹死。
还好有会水的奴才,拼命把他救上岸。
多尔衮喝了一肚子水,头晕脑胀,刚上岸,就被几把刺刀逼住。
“不许动!”
“放下武器!”
“举起手来!”
“老实点!”
身边有奴才想要反抗,结果,被刺刀猛地刺过来,直接刺死。
多尔衮被淹得七荤八素,手脚酸软,连反抗之力都没有,就被俘虏了。
“抓住个大官!”
“有人叫他主子。军事理论课上是不是讲过,建奴一般人不能称主子,只有旗主贝勒才能被自家奴才称主子吧?”
“反正普通旗丁肯定是不能称主子的。理论课上讲过镶蓝旗汉军有个叫啥的,让手下包衣称他主子,结果被剥皮实草,首级传视八旗;还有普通旗丁私受汉奴称主子,被鞭五十的。我对这些新鲜事儿,记忆力最深。”
“这么说来,这是条大鱼了。”
“挺年轻,怕是多尔衮吧!”
“哈哈!你是不是多尔衮?”
几名战士围上来,嘻嘻哈哈地议论着。
多尔衮冷哼一声,扭过头去。
他可是大金国和硕贝勒,掌正白旗。
几个小兵,就敢对他不敬?
即便被俘,他也要有风骨。
嘭。
他的脑袋刚扭过去,下巴上就重重挨了一下。
嘭。
嘭。
紧接着,又是两下。
却是旁边几个战士,拿枪托狠狠砸了他几下。
“老实点!”
“被俘了,还敢装大尾巴狼!”
“迟早被阉的命!”
几个士兵声音严厉。
多尔衮刚被淹,满肚子水还没吐出来,又挨了几下,差点昏死过去。
相比身体上的这点疼痛,是他心理上的打击。
几个小兵,竟然敢折辱他?
“我乃大金国和硕贝勒!掌正白旗!你家主将是谁?带我去见他!”
小鬼难缠。
多尔衮知道自己的身份隐藏不住,干脆自己先亮明,以免遭到这些小卒的折辱。
按照他的预料,只要他亮明身份,这些小卒自然会如获至宝,带着他去见主将。
不曾想,他话音刚落,立刻又是几个枪托砸了下来。
“小小建奴!蛮夷之辈!还敢在我们面前装!”
“就凭你,也配要求见我们师长?你老实待着吧!”
几个战士举着枪托,又是一阵乱砸。
多尔衮气得,一口老血差点吐出来。
他知道小鬼难缠,但是,没想到小鬼竟然会难缠到这种地步。
而且……他都已经自报身份了,这些士卒,难道不想拿他去请功吗?
他可是大金国和硕贝勒啊!
但是,多尔衮很明智地闭嘴,不敢再多说了。
说得多,挨的揍就多。
这些小卒子,怎么这么喜欢拿枪托砸人!
有人拿绳索过来,把多尔衮捆了起来。
那绳索非常结实,只有小拇指粗细,竟然完全崩不动。
多尔衮从来没见过这种绳子。
听那些士卒说,这是叫做逆龙绳的。
多尔衮暗暗观察,这些战士,都打着赤黄两色旗。
他们的火铳,填装速度很快,不需要火绳,有燧发装置,射击速度很快,射程很远,而且,准头十足,威力奇大。
多尔衮看得暗暗心惊。
今日才知,天下竟然有如此犀利之火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