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19章 铁驴旗子军有亡我之心(1 / 1)

加入書籤

此情此景,代善能说什么?

要说心中没有怨言,是不可能的。

在老奴时期,四大贝勒共坐南床议政。

代善身为大贝勒,身份独特。

皇太极继位之后,首先废除了代善大贝勒独特的身份。

而后,更是一步步打压,到如今,代善被架空。

四大贝勒中其他两人,阿敏和莽古尔泰,处境也不妙。

阿敏则是因为去年在八旗大军退出明境时,奉命驻守永平四城,结果屠杀百姓,弃城而逃。

因此被皇太极问罪,威望大损,实际已经失去四大贝勒的权力。

莽古尔泰倒是屡屡跟皇太极作对,但一直遭到打压,也已经无力制衡皇太极。

皇太极实际上已经大权独揽。

皇太极为了进一步打压代善,经常在朝堂上羞辱他。

皇太极称呼代善“尔贝勒”,以代替“大贝勒”,罢黜“大”字头衔。

甚至当众称呼他“汝贝勒”,拖长尾音,加以讥讽,借此折损代善的脸面,打击代善的威望。

代善一再隐忍,只为苟全。

饶是如此,他也心中忐忑,不知道皇太极下一步会如何处置他,不知道自己能否善终。

如今外有强敌,生死存亡之际,皇太极来向他示好……

代善只能压下心中的怨气。

这突然出现的铁驴旗子军,着实是太强了。

这时候,如果八旗互相之间再内斗,怕是真的要亡族灭种了。

代善:“你有何打算?”

皇太极:“想来大贝勒心中,也已经有所筹画,既然大贝勒想让我说出,那就我来说。”

“铁驴旗子兵能日战,能夜战;擅野战,能攻城……他们旦夕之间,能连破西郊粮仓和东郊浑河大营,那就说明,如果他们要攻盛京,怕是盛京也守不了几天。”

皇太极的语气,非常沉重。

他喜欢《三国演义》,经常从《三国演义》中学习计谋,非常重视粮道和粮仓。

西郊粮仓,布置了层层工事,城墙也算高大。

距离盛京,更是仅有数里之遥。

铁驴旗子兵竟然能在援军到达之前,攻陷粮仓……这给皇太极和代善等奴酋带来的震撼都非常强烈。

皇太极也不啰嗦:“盛京不可守,唯有退往赫图阿拉,倚仗山高林深,与铁驴旗子军游战,方可有一线生机。”

代善的手指,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:“退往赫图阿拉,倚仗山高林深?”

他知道,皇太极说得委婉,言下之意,怕是连赫图阿拉都守不住,而是直接退往周围山林之中。

皇太极此时姿态放得很低:“大贝勒可有疑虑?”

代善:“只恐我八旗子弟,非老一辈可比。如今的年轻子弟,出生时都有汉人阿哈伺候,生长于城池之中。”

“若是回归山林,沐风栉雨,居无定所,甚至要靠狩猎为生……不要说年轻子弟,就怕我等年事已长,又如何能够承受得住?”

皇太极:“大贝勒,事危矣!若是稍有踌躇,等铁驴旗子军围城,我们再想走,怕也没有机会了。”

他稍微顿了一下,语气凝重:“不知大贝勒知否?有残兵逃回盛京,言道铁驴旗子军所到之处,皆喊出‘剃发易服者诛’的口号。”

“他们只要看到剃发易服的,就毫不犹豫枪击刀戮。不知道铁驴旗子军为何会对我后金有如此大仇恨,但有一点确凿无疑,若是我后金落入铁驴旗子军手中,怕是有亡族灭种的风险。”

代善也是神色凝重。

他之所以没有丝毫犹豫,就选择摒弃前嫌,跟皇太极合作……这也是最主要原因。

若是落入铁驴旗子军手中,他们女真人,就会亡族灭种。

代善叹一口气,语气有些悲壮:“铁驴旗子军,根本就没有给咱们女真人退路啊!”

谁能想到,昨天一群奴酋还意气风发,商量着如何扫荡关外明军,进一步压缩明国的生存空间。

仅仅一日之隔,他们的处境飞流直下,现如今西郊粮仓和东郊浑河大营双双沦陷,铁驴旗子军两面封锁盛京。

他们横扫天下的八旗大军,被堵在盛京,要为亡族灭种而忧虑了。

皇太极:“所以,大贝勒,我们根本就没有选择。今日这五百多铁驴旗子军,轻骑猛进,按照用兵之道,应该是先锋军。”

“如若猜测不错,一两日……最迟数日之内,铁驴旗子军主力大军就会兵临城下。试问大贝勒,若是被上万,乃至数万铁驴旗子军围城,谁能走得脱?”

代善激灵灵打了个哆嗦。

他看向城外。

城外浓郁的夜色中,他仿佛看到一面面赤黄两色旗飘扬,一个个灰色军装的旗子军,骑着铁驴,嗷嗷叫着在城外驰骋……

这一幕,简直让人不寒而栗。

代善心乱如麻:“我们可以走,辽东驻守各地的族人怎么办?那可是我们女真十几万族人啊!”

这些年,建州女真占领辽东,获得大片土地,又不断征伐明国,人手不足。

于是,他们深入山林,把祖祖辈辈在山林中狩猎的各部女真,都带出山,让他们成为披甲人,一起征伐明国。

这么多年来,能找到的女真人,几乎都被他们拉出山来。

事实上,女真人跟明军作战,战损丁口,比史料记载中要多得多。

小冰河时期,大明北方大旱。

辽东未开发地区,自古以来,就是辽泽。

甚至在明朝中期的时候,这里还是一大片沼泽地。

明末因为大旱影响,沼泽干涸,长起了茂密的草地,成为非常好的养马地,适合放牧战马。

同时这片肥沃的黑土地,肥得几乎流油,洒下一把种子就能长粮食,是很好的良田。

女真人占据了如此肥沃的良田,又有辽民做奴隶。

在农业社会,这已经符合人口爆炸的条件。

饶是如此,女真从山林中搜罗野人,加入八旗,再加上生养……到崇祯四年的时候,真女真也才十几万人而已。

生养,加上从山林中出来的“移民”,人口都不能爆炸式增长……只能说,数据说明一切。

代善跟着老奴起事,自然是见证了女真人一步步走来的过程。

可怜女真各部,人口本来就少,现在从山林中走出,生活在平原,一部分在村子里由汉人阿哈做活养活,更多的人,则是集中在辽东几座大城之中。

赫图阿拉、辽阳、沈阳、开原、铁铃、抚顺、清河堡、义州、广宁、海州卫……

经过两代人征伐,女真已经占据十座大城。

如今,竟是一朝尽丧的趋势。

辽东族人若是走不了,落在铁驴旗子兵手中,后果不堪设想。

皇太极:“大贝勒,明国有句话,叫做当断不断,反受其乱。当此非常之时,当行非常之事。”

“铁驴旗子军有亡我之心,他们的先锋部队已经穿插进来,主力随时能到。”

“我们八旗大军想要全身而退,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。我会立刻派人,通知阿敏和莽古尔泰,让他们各自负责带领本旗兵马,退往赫图阿拉。”

“至于他们会不会听我的命令,或者会不会阳奉阴违,故意拖延时间,就不是我所能掌控的了。”

代善沉默。

阿敏和莽古尔泰,都对皇太极十分不满。

他们不知道铁驴旗子军的厉害,皇太极突然命令他们率领本旗兵马撤回赫图阿拉,他们定然会多疑,会以为皇太极要对他们下手。

阿敏和莽古尔泰即使不正面抗命,也会如皇太极所说,借故迁延,甚至两人互相商量对策。

只要稍微耽误一下,他们就逃不掉了,就会被铁驴旗子军的主力给包围吃掉。

但这种结局,几乎无法避免。

因为四大贝勒之间,缺乏信任。

而铁驴旗子军的战斗力和行军速度,又太过不可思议。

若非亲见,谁能相信?

不要说皇太极了,即便是代善亲笔手书一封,怕是阿敏和莽古尔泰也会怀疑其中有诈。

代善:“非大汗之过。两蓝旗如何……只能听天由命了。”

两白旗,已经尽殁。

两蓝旗,怕是也难以逃脱。

八旗大军,有四旗注定覆灭。

两黄旗和两红旗,也折损了几个牛录。

皇太极和代善心中都是忍不住悲凉。

皇太极很快收拾心情,恢复雄主之姿,传令阿巴泰整顿城中兵马,三更造饭,五更点卯。

传令佟养性,整顿乌真超哈,尤其是城中火炮,能带多少带多少,同样三更造饭,五更点卯。

又传令范文程、宁完我……

皇太极一连串命令发布出去。

整个盛京忙碌起来。

不得不说,后金作为一个上升期的新生王朝,军队和官僚系统的执行力是非常强的。

虽然白天遭到铁驴旗子军的打击,士气有些低落。

但是,皇太极一连串命令发出,迅速得到执行。

皇太极握着代善的手,压低声音:“大贝勒,弃城之事,务必要保密。一旦泄露,怕事有不谐。”

“铁驴旗子兵神出鬼没,对我辽东地形,及我大金军事布置,极为了解,怕是我军中有他们的细作。”

这就是皇太极只下命令,吩咐手下三更造饭,五更点卯,而不说具体军事行动的原因。

代善自然是点头答应。

第二天,盛京各路兵马三更造饭,五更点卯。

皇太极下令阿巴泰和图尔格留守盛京城,他自己则是带了两黄旗精锐,还有佟养性的乌真超哈,号称要去跟铁驴旗子军决战,出北门而去。

代善心中暗道一声够狠。

阿巴泰跟皇太极是同父异母的兄弟,大金的多罗贝勒,正黄旗第六固山额真,议政大臣。

图尔格更是大金的内大臣,皇太极的妹夫,掌控盛京城防军。

皇太极显然不甘心就这样直接丢掉盛京,心里还存在着一丝侥幸。

所以,他留威望足够高的阿巴泰坐镇盛京,又安排自己的心腹图尔格,名义上辅助阿巴泰,实际有监视和制约之意。

万一盛京侥幸能守住,皇太极随时可以回来,还不会有损威望。

皇太极在决定离开盛京的短短时间中,就给自己安排好了退路。

其思维之缜密,决断之无情,让人细思极恐。

盛京有两黄旗亲军六千八百人,皇太极一兵一卒都没有留,全都带走。

阿巴泰虽然有些狐疑,但摄于皇太极的威望,没敢质疑。

另有两白旗防军三个牛录,留给阿巴泰指挥。

蒙古附庸则是全部带走,防止他们趁乱生事。

步甲包衣营九千人,皇太极带走六千。

佟养性手下乌真超哈,携带能带的火炮,全部带走。

尤其是新筑的四十门红夷大炮,称作“天佑助威上将军”。

皇太极一门也舍不得丢弃。

可惜红夷大炮一门就有一吨多重,转运速度慢。

一旦铁驴旗子军发现他们的踪迹,尾随追上来的话,这红夷大炮怕是运不走。

可无论如何,也得尝试一番。

大不了,万一路上遭遇,四十门红夷大炮,未必不能跟铁驴旗子军较量一番。

皇太极心中打着主意。

大军浩浩荡荡出北门,一路往北。

城东浑河渡口,被铁驴旗子军占领。

皇太极完全没有去攻打浑河大营的打算。

他的目标,是铁岭。

从沈阳到铁岭,有一道平原骑兵走廊。

八旗大军三个时辰,就能赶到铁岭。

到了铁岭,可以汇合当地驻军,无论是再到开元,往蒙古叶赫部,还是进长白山,都任凭选择。

届时,就是天高任鸟飞,海阔凭鱼跃了。

大军出城,收拢了一批在城外过夜的溃兵。

皇太极验证身份之后,让他们随军而行。

刚走数里,就听到远处乒乓声响。

皇太极身体猛地一震。

这声音,他简直太熟悉了。

火铳声!

而且,是铁驴旗子军特有的火铳开火的声音。

城北,竟然也有铁驴旗子军?

几骑游骑迎面奔来。

马上哨探神色慌张,近前之后,翻身下马,跪伏在地:

“大汗,前面有铁驴旗子军……距此不过五里,正在迎面过来。”

皇太极大踏两步上前,盯着那哨探:“铁驴旗子军?城北怎么会有铁驴旗子军?他们有多少人?”

哨探:“漫山遍野……至少上千。”

“什么?”皇太极这一惊,简直非同小可。

铁驴旗子军的主力,赶到了。

他们终究是迟了一步吗?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