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4章 探查(1 / 1)
李浩然目光扫过众人,“大师,为救百姓耗费心神,功德无量,眼下最要紧的,是您的恢复。这里有我等在,您不必担忧,还请立刻调息打坐,万不可留下隐患。”
他又转向黄捕头,抱拳道:“黄捕头,接下来要劳烦您在此处照看大师。”
“李仙师放心!”黄捕头重重一拍胸膛,应承下来。
安排妥当,李浩然这才将视线投向一旁惊魂未定,却又满心感激的王二,“王二,烦请带我们去一趟你当晚遇到那无头将军的地方。”
王二此刻对这几位“仙师”已是敬若神明,尤其是救醒了他大哥的静心禅师,他没有丝毫犹豫,用力点头道:“仙师但有吩咐,小人万死不辞!请随我来!”
说罢,他便领着李浩然、罗宇和林清雪三人,走出了院子,向着村口行去。
静心禅师看着他们离去的背影,不再多言,当即盘膝坐下,闭目入定。
村道上,夕阳将四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。
王二一边在前面引路,一边指着村口那块古旧的石碑,声音里还带着一丝颤抖:“仙师们,就是这里,那天晚上,我和我哥就是在这里看到的那个……那个东西。”
李浩然点了点头,目光扫视着周围的环境。
这里是村子的入口,地势相对开阔,一侧是农田,另一侧则是一片稀疏的树林。
“你仔细回想一下,”李浩然问道,“当时,那无头将军是从哪个方位出现的?”
王二努力地回忆着,他指了指那片稀疏的树林深处,说道:“好像……好像就是从那片林子的暗处冲出来,当时天太黑,月光又被树影挡住了,只看到一个黑影,快得像一阵风。我哥就是看到它从那边出来,才吓得大叫。”
“很好,”李浩然沉吟着,又转向罗宇和林清雪,“林仙子,罗道长,还请二位帮个忙。”
他指向石碑左右两侧约莫百步开外的两个微微隆起的小土坡,那像是田埂的尽头自然形成的地势。
“请林仙子去左边那个土坡,罗道长去右边那个,站在坡顶即可。”
林清雪虽不知他用意何在,但见他神色认真,便依言而行,身形一晃,轻盈地落在了左侧的土坡上。
罗宇亦是默不作声,脚步看似不快,却几步便已站在了右侧土坡之顶。
李浩然站在石碑前,这里是王二兄弟目击的中心点。
他先是目测了一下自己与左右两个土坡的距离,又转头看向王二所指的林中暗处。
接着,他迈开脚步,用一种极为匀称的步速,开始丈量地面。
他从石碑走到林清雪所站的土坡之下,又从土坡之下走到罗宇所站的位置,最后再走回石碑。
在行走的过程中,他口中还念念有词,似乎在计算着什么。
做完这一切,他从怀中取出了那份众人合力整理出的地图,平铺在石碑还算平整的顶端。
他又取出一支精巧的铜尺和墨笔,开始在地图上涂涂画画。
他先是找到了下沙村在地图上的位置,然后根据自己方才的步测结果,用铜尺比量着,在代表下沙村村口的那个点周围,精准地标注了几个新的记号。
片刻之后,李浩然收起了笔墨和铜尺,满意地点了点头,对着远处的二人招了招手。
林清雪与罗宇身形微动,转瞬便回到了石碑旁。
“李兄,”林清雪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,率先开口问道,“你方才神神秘秘的,究竟是在做什么?”
李浩然将地图展示给二人看,指着上面新添的标记解释道。
“我在校准舆图,陈主事给我们的这份地图,虽已是郡守府中最为详尽的一份,但毕竟是人手工绘制,描摹山川河流尚可,具体到一村一地,其比例和距离难免会有偏差。
我们接下来要做的推断,必须建立在最精准的地理信息之上。所谓‘失之毫厘,谬以千里’,若基础有误,再精妙的推演,也只会将我们引向错误的方向。”
他顿了顿,继续道:“方才,我以二位所站之处为基准点,以我自身为原点,通过步量法,大致测算出了此地百步范围内的实际距离,并以此为参照,重新修正了这片区域在地图上的比例。如此一来,我们接下来找到的任何线索,标注在图上,其位置的准确性便大大提高了。”
听到这番解释,林清雪清冷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恍然。
她精通道法,擅长剑术,但对于这等测量绘图之术,却的确是涉猎不深。
她没想到,一个看似简单的举动背后,竟有这般严谨的考量。
一旁的罗宇,一直平静的眼神中也泛起了一丝波澜。
他看着李浩然,缓缓开口:“李兄,竟还精通堪舆之术?”
堪舆,上观天星,下察地脉,不仅是风水相地之学,其最基础的应用,便是地理测绘与阵法布局。
这门学问博大精深,寻常修士或许略知一二,但能像李浩然这般信手拈来,并将其应用在查案中的,却是凤毛麟角。
李浩然谦逊地笑了笑:“谈不上精通,只是在书院时,曾选修过《地舆图考》和《算经注疏》两门课,学了些皮毛,用以辨方正位,聊作参考罢了。”
“可有什么发现?”林清雪追问道。
“有一个猜测。”李浩然的目光再次投向那片幽深的树林,眼神变得深邃起来。
“无头将军从林中驰出,惊吓王大后,并未追击,亦未伤害醉倒的王二,而是径直离去。这不像是漫无目的的游荡,如果我的猜测没错,它的每一次出现,其行进路线或许都并非随机。”
他点了点地图,“不过,这终究只是基于一次目击的推测,孤证不立。我们需要更多线索,才能最终确定它的规律,现在下任何判断,都为时过早。”
他说着,又转向王二,问道:“王二,自你大哥出事之后,你们下沙村里,可还有人声称见过那无头将军?”
王二连忙摇头:“回仙师的话,没了,自从我哥出事后,村里人天一黑就没人敢出门了,再也没听说谁在村里见过。不过……”
他迟疑了一下,“我倒是听人说,隔壁的上林村,上个月好像有人见到了,也是在村口,吓得一个货郎连货都不要了,跑丢了一只鞋。”
“上林村……”李浩然在地图上找到了那个村子的位置,用指尖点了点,若有所思,“我清楚了。”
他拍了拍王二的肩膀:“辛苦你了,我们回去吧。”
一行人领着王二回到他家中,此时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。
静心禅师已经调息完毕,虽然脸色依旧有些苍白,但气息已然平稳了许多。
李浩然见状,便对众人说道:“下沙村的线索,我们已尽数掌握,天色已晚,不便赶路,我们今夜便在此处歇脚,明日一早,再去上林村查探。”
众人自无异议。
那村里的张里正得知仙师们要留宿,受宠若惊,本想将自家最好的房间腾出来,但李浩然不愿叨扰村民,便提议在村中的祠堂将就一晚。
张里正连连称是,立刻命人将祠堂打扫干净,又送来了干净的被褥和一些简单的食物清水。
一夜无话。
次日辰时,天光大亮,众人拜别了千恩万谢的张里正和王家兄弟,乘坐着郡守府的马车,在黄捕头的引领下,向上林村进发。
上林村距离下沙村不过十余里地,马车很快便到了。
正如王二所说,此地的目击者是一个走村串乡的货郎。
黄捕头叫来了此村里正,很轻易便找到了他。
那货郎一听是问无头将军的事,吓得脸色发白,哆哆嗦嗦地将当晚的经历说了一遍。
他的情况与王二类似,只是远远地看见一个无头骑士在村外的小路上纵马而过,并未与他有直接接触,只是受了惊吓,回去后大病了一场,修养了半个月才好。
问明了情况,李浩然再次让货郎指认了目击的地点和无头将军出现的方位。
随后,他再一次指挥着罗宇和林清雪,以严谨的堪舆之术,对现场进行了步量和测绘,精准地标注在了地图之上。
结束了上林村的调查,一行人马不停蹄,继续前往下一个有卷宗记录的村子,李家坳。
李家坳的情况,则要严重得多。
这里的目击者,一个四十多岁的壮年樵夫,在半月前的一个深夜,从山中归来时,与无头将军走了个对脸。
其后果,与王大一模一样,当场被阴邪煞气冲了心神,变得痴傻疯癫。
看着躺在床上,口角流涎,眼神涣散的樵夫,静心禅师叹了口气,慈悲心起,再次说道:“阿弥陀佛,让贫僧再试一次吧。”
说罢,他径直走到床边,盘膝而坐,口中再次诵起了那深奥玄妙的经文,眉心间的佛光再次亮起,准备施展“入梦心禅”。
然而,这一次,情况却截然不同。
静心禅师摆了摆手,“不行……此人灵慧已失,贫僧,无能为力了。”
此言一出,众人心中都是一沉。
樵夫的家人在一旁哭天抢地,场面一片悲戚。
李浩然面色凝重,安抚了家属几句,随后,他依旧带着罗宇和林清雪,来到了樵夫出事的山道上,完成了第三次堪舆测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