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5章 深蓝再临(1 / 1)

加入書籤

琼崖村的傍晚,空气里揉着海水的咸腥和炊烟的暖意。

夕阳像一枚流油的咸鸭蛋黄,懒洋洋地悬在天边,把海面铺成一片晃眼的金红绸子。

王大海赤脚蹲在网箱边,裤腿卷到膝盖,清凉的海水漫过脚脖子。网箱底铺着干净的粗砂,黑褐色的海参苗子正慢悠悠地伸展身子,细密的触手扒拉着石头缝里的硅藻。

王建军那档子糟心事,早让海风刮得没影儿了。“活水养参”成了村里默许的新鲜景儿。

海风拂过,捎来渔村特有的烟火气。

重生回来,王大海头一回觉着,这日子算是扎扎实实踩稳了,正往上奔。

眼前这方小小的网箱,是让家里越来越好的保障,是秀兰肚里娃的指望,更是爹娘后半辈子能挺直腰杆的依靠。

心里头盘算着,网箱里的海参苗似乎也感应到这份安稳,又懒懒地伸了伸触须。

“呜——。”

一声汽笛,毫无预兆地撕碎了渔村的宁静。

不是小舢板“突突”的咳嗽,是真正大家伙才有的、底气十足的吼叫。

王大海“噌”地弹起身,粗糙的手掌下意识搭上眉骨,眯缝着眼,朝那海天模糊的交界处使劲儿望去。

嗬。

一艘敦实方正的蓝白大船,正稳稳当当地犁开金红的海浪,朝着琼崖村那巴掌大的小码头驶来。船身上满是岁月和风浪刻下的旧痕,诉说着过往的艰辛与辉煌,此刻却被拾掇得干净利落,透着一股子别样的精气神。

甲板上,刷着绿漆的大吊车杵在那儿,盘着粗缆绳的绞盘活像蹲伏的巨兽,还有个罩着帆布的大圆盘子。

船舷上,“向阳红09”几个白漆大字,在夕阳里亮得晃眼。

船尾巴上,一面鲜艳的红旗猎猎作响,像团跳动的火焰。

汽笛声很大,直接把村里人吸了过来。岸边呼啦啦聚起一片人影。

“老天爷。好大的铁壳船。”李桂香手里的鱼篓“哐当”掉在地上。

“公家的勘探船。这阵仗可了不得。”王老七眯缝着眼,他是见过世面的老把式。

“快看。船身上有字‘向阳红’?乖乖,开到咱这穷海岔子来了?”几个年轻后生扯着嗓子喊,他们只在近海扑腾,哪见过这等铁皮巨兽。

收网的、补网的、晾鱼的,全都停了手里活计,伸长脖子,眼珠子牢牢钉在那艘仿佛从天而降的钢铁巨兽身上。对这穷渔村来说,这可是稀罕景儿。

王大海的心跳“咚咚”撞着肋骨。一个念头猛地蹿上来:不会是罗三浮警督吧?

想起一个月前周幕云那艘阴森鬼船,再看看眼前这艘,一个如同初升的太阳,光芒万丈;一个已是沉沦的夕阳,死气沉沉,根本没得比。

“向阳红09”在王大海的万千思绪中,稳稳贴上了码头。

胳膊粗的缆绳“哗啦”甩下,“哐当”一声,重重砸在系缆桩上,震得人心头一跳。

打头下来几个穿深蓝卡其布工装、头戴印着“华国海洋”白帽檐的技术员。

他们手脚麻利得很,帆布包一抖落,各种仪器摊开,对着海水、风向一通测,那份专注劲儿,活像在给大海号脉。

“啧啧,瞧瞧人家那做派,真叫一个专业。”

“那帽子,‘华国海洋’。是国家的人,错不了。”人群嗡嗡议论,好奇像潮水一样涨起来。

紧接着,舷梯口出现一个笔挺的身影。

罗三浮。

一身七八式藏青警服板板正正。脸上是海风刻下的沟壑,但那双眼,却亮得惊人,目光扫过来,像带着刃儿,透着一股子凌冽。

他迈着大步,径直朝礁石上的王大海走来。身后跟着两位同样警服笔挺、腰挎54式手枪的年轻警官。

最后面跟着的是一位穿着灰色中山装、戴着黑框眼镜、提着印有“国家海洋局”字样的旧人造革包的中年人,浑身透着书卷气。

“是上回那个罗同志。”有人认出来了,声音里带着惊疑。

“警服,还带着枪。老天,真是大干部。”

“他找大海干啥?”人群的目光“唰”地一下,全从大船转向了礁石上的王大海。

“大海。”罗三浮洪钟似的嗓门穿透嘈杂,瞬间抓住了所有人的耳朵。

他脸上绽开非常开心的笑容,几步就跨到跟前。

蒲扇般的大手“啪啪”拍在王大海厚实的肩膀上,那力道,沉甸甸的,和老朋友见面一样。。

“好小子。你这‘活水田’侍弄得真不赖。风浪没把你拍趴下吧?”

他目光扫过清澈的网箱,看着里头油光水滑的海参苗,赞许地点点头。不过话锋猛地一转,轻声说道:

“不过啊,你这把‘钥匙’,国家现在得去开个更大的锁。”

“上次咱俩从阎王爷手指缝里抠出来的那点东西(玉琮和图纸),搁在古代,那是顶了天的权力和祭祀的象征,捅了马蜂窝了。”

“京城那些头发都白了的老专家,关起门吵得房顶都快掀了,最后桌子拍得山响。认定那‘镇海椁’,十有八九就是丢‘南海王’胡海山的水底老巢,是顶了天的国宝。”

“上头发话了,必须由国家出手,把它完完整整地请出来。顺便把周家那群扒坟掘墓的耗子,连窝端了。”

岸上离得近的几个渔民,隐约听见“国宝”、“周家”、“连窝端”,顿时倒吸一口凉气,互相交换着震惊的眼神。

他侧过身,郑重引荐:“这位,是自然资源部深海考古研究室的孙立民教授。咱这回‘定海行动’的掌舵人。国家探海寻宝的,这个。”他用力跷起大拇指。

孙教授扶了扶滑落的眼镜,主动伸出手,笑容温和:“王大海同志,久仰大名。老罗可是把你夸得神乎其神,说你是水里的蛟龙。”

“尤其是你对‘铁板沙’那片凶险水域了如指掌,这可是咱们这次行动成败的关键。国家,正需要你这份本事。”

“听见没?国家需要大海。”

“我的娘咧。大海兄弟这是要给国家办大事啊。”

“铁板沙那鬼地方……”有老渔民咂着砸嘴,“那可是夺命的地啊。”

罗三浮接过孙教授的话头,郑重的说道:

“这次行动,代号‘定海’。目标就三个,钉死了的。”

“一,把那水底大棺材(镇海椁)的犄角旮旯都摸清。里面的宝贝疙瘩,一件不落、囫囵个儿地捞上来,交给国家。”

“二,逮住周家那帮孙子盗墓走私的铁证。把他们连根带泥全刨出来,钉死在耻辱柱上,让他们永世不得翻身。”

“三,弄明白上次撞见的那些邪乎玩意儿(红雾、怪叫)到底是什么鬼名堂。该堵的堵死,该灭的掐灭,绝了后患。”

他大手一挥,豪气干云地指向“向阳红09”:“瞅瞅。咱自家的船。自家的硬家伙。”

“国产的饱和潜水舱,看着是没花里胡哨的洋玩意儿漂亮,可皮实耐造,能让兄弟们在水底下多扛好几天。”

“国产的大铁钳子(机械手),力气贼大。拦路的石头?算个球。”

“船上的声呐,灵得很,海底的针都能给你找出来。”

“医生、药,都备齐了,安全这块儿,把心放肚子里。”

他朝身后俩干警努努嘴:“还有保卫组的兄弟,腰里别的可是真家伙。保准万无一失。”

“咱这回,是堂堂正正,举着国旗,去收咱自家的地盘,清理门户。”

这番掷地有声的话,清晰地传到岸边。人群彻底炸开了锅。

“我的天爷。真是去挖宝。抓坏人。”

“听听。‘举着国旗’、‘清理门户’。这才是公家人的气派。”

“那船看着就牢靠。还有枪。这回稳了。”

“大海兄弟这是要跟国家干大事啊。”羡慕和敬畏的目光,像聚光灯一样打在王大海身上。

王大海听着,看着眼前凝聚着国家力量的钢铁巨轮。感受着罗三浮话里那股冲天的豪气,还有孙教授眼中那份沉甸甸的信赖。

一股滚烫的热流猛地从脚底板直冲脑门顶。

什么孤身犯险的惶恐?早被冲得没影了。

只剩下胸膛里那股子与国家并肩、为国效力的冲天豪情。

那块早换成渔网家用的金疙瘩?早抛到爪哇国去了。

心里头,就剩这份比金子还沉的信任。

“罗警督。孙教授。”王大海胸膛猛地一挺,脚跟下意识地一磕,像是要立正。声音因激动微微发颤,眼神却像烧红的炭,亮得灼人:“国家信得过我王大海这个打鱼的,把这天大的担子压我肩上,是给我王大海脸上贴金。”

“管它是水深火热,还是刀山火海,我王大海要是皱一下眉头,就不算站着撒尿的爷们儿。”

“为国护宝,为民除害,我王大海,绝不含糊。”

“好。”

不知谁带头吼了一嗓子,岸边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。

“大海。好样的。”

“给咱琼崖村长脸。”

“好。要的就是这股子英雄气。”罗三浮眼中激赏更浓。

随即,他那刀刻般的脸线条柔和下来,声音也放轻了,像操心自家后辈:“大海啊,家里头,组织上都替你安排妥帖了。”

他轻轻一招手。

一个穿蓝色工装、戴眼镜、透着股机灵劲儿的年轻人小跑过来。

“喏,这是县海参养殖厂技术科的小陈,”罗三浮介绍,“周振邦厂长亲自点的将。育苗的一把好手。”

“你不在家这段日子,小陈就扎根你们村,专门替你守着这片‘活水田’。”

“技术上的事儿,他全包圆。保管你这苗子长得又黑又壮实。耽误不了集体的事,也短不了你自家的进项。”

他转向小陈,叮嘱道:“小陈,苗床水温早晚得量。硅藻量盯紧点。拿不准的,立马打电话回厂里问老师傅。”

小陈腼腆地推推眼镜,对王大海认真道:“大海哥,你放心。厂长下了死命令,这是政治任务。”

“我一定把这儿当自家自留地一样伺候,绝不让你这心血白费。”

“听见没?厂里派人来帮大海看田了。”

“啧啧,大海兄弟这回可真是出息了,这待遇,没得说。”

罗三浮紧接着又撂下一颗定心丸,语气和善自然:

“还有你爹那条腿,老寒毛病了。”

“县医院最好的骨科专家,跟着巡回医疗队,下周准到咱公社。”

“我亲自跟卫生局老张打的招呼。你爹的名儿,排头一个。”

“药用最好的,别省。”

“钱?组织特批,全报。”

“你娘和秀兰那边,我们会安排人专门照看着。村里民兵也加了巡逻,安全方面,放一百个心。”

“连大海爹看病的钱都管报?”

“国家这是真把大海当自己人啊。”

人群里响起一片由衷的赞叹。

这番话,像碗滚烫的姜汤直灌进心窝里,熨帖得王大海鼻子直发酸。

国家不仅给了天大的信任,更把他心尖尖上的牵挂,拾掇得周周全全。

这份细到头发丝儿的关怀,比一万句口号都暖人心肺。

他喉结上下滚了滚,用力眨巴掉眼底那点湿意:

“罗警督。孙教授。小陈兄弟。谢了。”

“家里有你们,我王大海,一百个放心。”

“容我一晚上。跟家里头交代明白。”

“明早,我王大海,准时报到。”

“好。”罗三浮重重一点头,大手又在他肩头结结实实拍了两下。

“跟你爹娘、秀兰说。你王大海是去参加国家顶顶重要的海洋勘探大项目。”

“具体干啥?保密。但光荣。”

“让全村老少爷们儿都知道。你王大海,是给国家办事去了。是条响当当的好汉。”

“好。大海。为国家争光。”

“咱琼崖村也出人物了。”

“大海兄弟,平安回来。”

岸上,德顺爷不知何时已拄着拐杖赶来,站在人群最前头,满脸的欣慰与骄傲,率先用力鼓起掌来。热烈的掌声和真诚的祝福,瞬间将小小的码头淹没。

夕阳把王大海的影子长长地拖在沙滩上,也温柔地包裹着那艘象征着国家力量与拳拳关怀的“向阳红09”。

平静的“活水田”日子,暂时打了个盹儿。

但这一次,他怀揣着国家的重托,登上国产的钢铁巨轮,背靠着坚实的后盾,毅然扑向那片深蓝。

不再是无依无靠的“孤勇者”。

他是国家深海探秘与正义之师中,一把淬过火、开得了锁的“钥匙”。

深海巨椁的千年尘封,终将在猎猎红旗的见证下,被这国产的钢铁与智慧,堂堂正正的当地揭开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