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3章 楚轩哭穷(1 / 1)

加入書籤

曾经的蜀王府,如今的大将军府,鎏金大殿。

美艳侍女翩翩起舞,一片奢华景象,但沈卫国却显得极为愤怒,

“陈先亮,你之前说三天就能招来十万兵,现在已经过去五天了,怎么才招来六万叫花子?你是不是想尝尝锦江的水是什么滋味?”

新任“大将军府参将”陈先亮吓得赶紧跪地,“大人息怒,容小人解释。蜀王的库银虽然丰厚,但是每个士兵需要发一两安家银,每月还有一两饷银,六万士兵每个月就需要十二万两,再多的银子也不经发啊……”

“胡说八道!”

沈卫国一脚踹翻了面前的案几,上面的山珍海味撒了一地,

“本将军刚刚打下新津县,光是知县就献上了三万两白银,足够发饷了。明天你给我去攻打双流县,如果谁敢不投降,城破之日就地清算!”

第二天清晨,沈卫国亲自率领大军向双流县进发。

让他没想到的是,双流县的城门竟然早早地打开了,知县率领着乡绅们跪在道路两旁,手里捧着粮册和库银清单。

“大将军神威盖世!小人愿意献上粮食万石、白银五千两,恳请大将军庇佑我等。”

沈卫国骑在高头大马上,得意洋洋地环视着四周,对身旁的刘之勃说道:

“看到了吧,本将军不用一兵一卒,就能平定蜀地!”

他伸出手,拍了拍知县的脑门,嗤笑一声:“哼!以后跟着本将军好好干,好处少不了你的。”

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,沈卫国的军队所到之处,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。

新津、蒲江、大邑等县相继开城投降,府库中的钱粮被洗劫一空。

更有三个卫所的军官主动献关,将兵器甲胄拱手相让。

这些军官早就对朝廷克扣粮饷的行为不满,看到沈卫国势力壮大,便想借此机会另寻靠山。

“大人,我们已经控制了七个县,兵力扩充到十万了!”

刘之勃捧着花名册,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,

“只是粮饷消耗得太快了,新征来的百姓又不愿意交粮,如果再不想办法,恐怕很快就要断炊了。”

沈卫国正在把玩着抢来的翡翠扳指,听到刘之勃的话,随手就把扳指丢给了旁边的歌姬:

“怕什么?下一个目标是眉州,那里有盐矿。只要抢了盐矿,还愁没有钱吗?你去告诉弟兄们,打下眉州之后,每人再发一两赏银!”

校场内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,乱兵们挥舞着刀枪,高喊着“抢盐矿、发大财”的口号。

但是在人群的角落里,几个原来卫所的军官却在低声交谈着。

“这个沈卫国只知道抢掠,一点章法都没有,照这样下去,迟早要失败。”

“我听说朝廷那边已经有了动作,我们还是早做打算吧,别跟着他一起送死。”

这十万大军,确实来得容易。

沈卫国以蜀王财宝为诱饵,沈卫国打着“清君侧”的旗号,自号大将军。

短短两月便聚集了十万人。

但这十万人,大多是为了银钱而来,毫无纪律可言。

城中百姓怨声载道。

军队肆意抢掠,强征粮草,原本繁华的成都府,如今人心惶惶。

“听说了吗?新招的兵,昨天又抢了西街的米铺。”

“唉,这哪是义军,分明是土匪进城了!”

“不知道朝廷的军队什么时候来……”

“嘘!小声点,不要命了吗?”

......

庆功宴上,一个脸上刺着金印的老兵痞突然跪了下来:

“大人,小人听说楚轩那小子很厉害,我们真的能打赢他吗?”

沈卫国此时酒意正浓,听到这话,立刻抽出佩剑,一剑劈断了桌腿,厉声喝道:

“楚轩?不过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子罢了!本将军有十万大军,就算一人吐一口唾沫,也能把他淹死!以后再有人敢提楚轩,立刻斩首示众!”

满座的宾客顿时都不敢出声了,只有刘之勃暗自摇头。

他看着沈卫国醉醺醺的样子,心中不禁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。

这支用财宝堆起来的十万大军,恐怕撑不了多久了。

......

数天后,石柱宣兵仗司书房内。

楚轩将兵部的塘报随手丢到桌子上,

“温体仁这个老狐狸,果然是想让我们以卵击石。”

王一飞皱眉,“将军,石柱的主力还在跟着秦大人拱卫北京,咱们现在只有两千白杆兵,怎么能对抗沈卫国的十万大军呢?”

楚轩的手指在地图上的岷江边划过,突然抓起笔,一边书写奏报,一边开口解释:

“回复朝廷,就说石柱兵力薄弱,现有战兵不足两千,而且大多是新招募的。请陛下速发京营精锐三万,饷银百万两,火炮百门。”

数天后,崇祯在乾清宫里展开了楚轩的回奏,看完之后,霎时间脸色变得铁青。

“三万京营?百万饷银?他当国库是他家的粮仓吗?”

温体仁在一旁低眉顺眼地说道:

“陛下,楚轩此举恐怕是虚张声势,想要借此获得更多的权柄。”

“传旨!”崇祯将奏报揉成一团,扔在地上,“着楚轩从速整兵,粮饷由四川布政使司调配。”

三天后,楚轩的第二封奏报又送到了京城,上面写着:

“臣谨遵陛下圣谕。四川布政使司已经被叛逆占据,粮饷无从调配。臣部将士们食不果腹,兵器也破旧不堪,恳请陛下念及蜀中百姓的疾苦,速发内帑救济。”

“内帑?”

崇祯听到这话,气得把旁边的茶桌都掀翻了,

“他怎么不去抢!传旨,着楚轩自行筹措粮饷,可以在石柱周边招募兵员。”

楚轩的第三封奏报很快又到了,上面写道:

“谢陛下隆恩!但是招募兵勇需要饷银和兵器,恳请陛下赐石柱‘便宜征兵征饷’之权,凡是归附的州县,都可以由臣自行征粮征税,自行调用。”

这一次,崇祯在暖阁里来回踱步,整整思考了一夜。

给予地方“便宜征兵征饷”的权力,无异于养虎为患,将来可能会带来无穷的后患......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